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农业科技的发展十篇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2-03 04:43    文字:【】【】【
摘要:1.开展了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和星火科技流动专家大院工作从2004年至今,特派员人数已达到194名,覆盖了全县每个行政村。特派员结合各自所驻服务村(点)的种养殖实际,积极引进和

  1.开展了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和星火科技流动专家大院工作从2004年至今,特派员人数已达到194名,覆盖了全县每个行政村。特派员结合各自所驻服务村(点)的种养殖实际,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带出了一批新型农民、专业大户和种田能手。同时,每位特派员每年都针对所驻村的产业情况,承担实施1个农村技术承包项目。仅2010、2011两个年度就承担实施五大类386项,总规模达到75.5万亩,46.4万头,实现经济效益达1.8亿元。同时,还聘请非特派员的16名省市县三级专家和技术人员组建科技服务队伍,作为特派员制度的有益补充,采取“你点菜、我买单,你需要、我服务”的方式,常年服务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特派员工作制度和流动专家大院形式逐年规范,设有档案,订有制度,每年深入基层服务不少于100天,对群众的需求,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效果较为理想。

  2.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硬件设施的建设,健全星火培训网络,培训基础条件逐步完善全县九个乡镇145个行政村实现了电脑联网覆盖,构建了县有科技信息网、乡镇有信息服务点、村有科技信息员的三级互动机制。农民上网提问、专家解答,开通了视频讲座、科技光盘影像点播,实现了上网产销信息等。目前,全县建有1个省级、2个县级、10个乡镇级、146个村级培训站点,全都做到了培训场所、器材、经费、计划和人员“五落实”,建立了“三讲四定”制度(三讲就是集中起来课堂讲,联系实际现场讲,印发资料书面讲,农民通过听讲座、听广播、看电视、看资料等形式接受培训。四定就是根据农时定内容,结合农闲定时间,适应需要定专业,方便群众定地点)。每年培训星火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等特色培训和常规培训达到6万人次。另外,我们从2005年开始,采取“五统一”的方式,每年开办2—3个专业培训班(“五个统一”就是材、统一课时、统一备案、统一授课、统一发证),使参训人员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3.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初见成效2004开始,我县先后组建了蔬菜、葡果、辣椒、食用菌、畜牧5个星火科技专家大院、4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家“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初步创建了“专家+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快速转化科研成果、推动产业发展的组合模式。这些园区等,作为涉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专家负责技术,企业负责管理与市场,协会负责协调与推广,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养殖。这样一种模式,使政府和普通农户规避了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的风险,经过几年的发展,效果很好。

  4.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应用步伐近年来,清徐县围绕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先后引进推广葡萄新品种:红地球、乌黑白鸡心、早黑宝、维多利亚等良种,先玉335、农大84、大丰26等玉米良种;先后推广了果树、蔬菜保护地栽培、果品套袋、节水农业等新技术;推广了生物有机肥、豆粕有机肥、土壤改良肥、生物菌肥;在种植大棚瓜菜的基础上,发展大棚葡萄、杏、油桃等;在集义乡集义村示范了水肥一体化管灌技术。全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率达85%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食醋、葡萄和芦笋是清徐的三大特色产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并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形式,帮助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共有食醋企业46家,年产食醋15万吨,形成五大类200余个品种,拥有40余项专利技术,形成了水塔(全国驰名商标)、紫林、来福、东湖(著名商标)等一批著名生产企业群体。葡萄产业日益提升档次,先后引进了青提、红提、秋红宝、巨玫瑰等鲜食葡萄品种和赤霞珠、蛇龙珠等酿酒葡萄品种,年均葡萄产量达到5万吨,先后引进推广了葡萄保护地种植等新技术,新建了保鲜、冷藏存储设施,深加工方面则涌现出了野泉酒业、葡峰酒业等龙头企业,年产葡萄酒5000吨。在芦笋产业方面,全县芦笋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亩产1500公斤,玛丽华盛顿、杰西奈特、阿波罗等新品种引进并大面积用于生产,尤其在芦笋避碱种植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全县现有芦笋加工企业5家,芦笋加工产品走向市场,逐步商品化。

  6.农业科技投入逐年倾斜2010年,安排县级科技三项费用800万元,实施了科技项目58项,其中,农业项目23项,资金376万元,占到科技三项费用的50.13%;2011年安排科技三项费用850万元,共实施7大类79项,其中农业项目31项,扶持资金达504万元,占到科技三项费用的51.01%。在安排实施县级科技项目中,我们优先扶持现代农业,从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发展等四个方向进行立项扶持。近年平均年引进新品种40余个,新技术30余项。芦笋杂交新品种示范推广、瘦肉型猪新品种引进推广、多层覆膜全方位采光新型温室大棚、果粮多曲共酿果醋茶、生物有机肥使用推广、高品质食用菌产业化开发、速冻蔬菜加工技术等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全县优质品种覆盖率占到98%以上,优质畜禽养殖率达96%以上,农业种养殖新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

  就清徐而言,是省城太原的主要蔬菜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效益相对较好。但要进一步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还存在许多问题。

  1.人们思想意识上对科技兴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有些乡镇,科技兴农工作仍然被放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位置上,缺乏抓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还不很深刻。乡镇农科站人员严重不足,甚至有一人兼多职的现象,科技推广人员参与单位的临时性工作多,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业务工作时间少且待遇较低;部分村也无负责科技推广的村干部,造成“上边有嘴、下边无腿”,很多事情不好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

  2.农业效益不高,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清徐县工业基础较好,企业较多,所以多数青壮劳动力选择了进厂打工,完全从事农业生产的很多是中老年人和妇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慢,落后传统的理念和想当然的随意性种养方式在农业生产中依然占主要比例;大部分的农民和农业企业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拉动科技创新和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尽快转化利用,反而存在着等待主管部门给成果、给项目,完全依赖于政府投资,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不旺。

  3.科技资金不足农业生产中,县级有限的科技三项费用虽对农业方面予以了重点倾斜,逐年增加,但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县级农业项目创新不够,起点较低,很难获得市级以上立项和资金支持。

  4.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山西为严重缺水省份,地表水匮乏,降雨不多,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同时,节水设施差,高效节水工程相对较少,高耗水和高耗电现象严重。近年来,清徐县也做了很多工作,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施,但由于推广的配套资金有限,不能大面积推广使用,影响很小,起不到辐射作用。如,近年推广的防堵节水渗灌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成效明显,但由于基层推广资金较少,农户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了解程度有限,这两项设备、技术应用范围虽逐年递增,但步伐缓慢。

  5.科技人才匮乏从县域来讲,当地的科技人才匮乏,只能聘请省市专家或技术人员,这样就造成以下种种困难:一是专家有没有时间?二是待遇如何解决?三是与专家所属单位如何沟通和协商?因而难以稳定地使用人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清徐县农业综合能力,是大势所趋。

  1.科技人才管理与各部门相结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是“支撑”,因而人才至关重要。但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的管理以及职称评定、专业技能审核都分属不同部门,科技部门与人才并无直接隶属和管理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的组织和协调就成为问题。要理顺关系,增加一些科技部门参与科技人员管理的条件或规定,让科技人员对科技部门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实际工作中能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科技服务作为自己的事情和份内的事情看待,从而解决科技服务中,尤其是基层科技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用人问题。

  2.技术研发高端与实用结合在科技研发中,要在继续重视高端的和基础性的研发的同时,让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走出来,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收集农业各类实际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在领域方面更加注重一些抗病强、用药少的农作物品种,注重一些低毒、无残留、分解速度快的农药、化肥、农膜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从重视产量转向重视品质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做到线.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相结合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是科技成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要按照多途径、多条腿走路的思路,建立与农业生产相符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一是要加强农技推广组织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原则,稳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加快构建体系完善、运转高效、富有活力的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二是要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步伐。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三是要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4.培训农民和科技应用相结合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主体。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最终要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他们接受、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一是广泛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围绕健全体系、拓宽领域、创新机制,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和就业能力。整合农业教育培训资源,推进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满足农民群众对培训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培养一批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农村实用人才。

  (一)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支持力度较低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决定了从事农业科研人员的数量和农业科研工作的规模和手段,制约着一个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明显不足,支持力度偏低。自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农业服务)的科研投入总量增加较快,已由56.25亿元(农业科研机构48.87亿元、农林高等院校7.3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19.69亿元(农业科研机构168.76亿元,农林高等院校50.92亿元),但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仍仅为0.6%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的比例。

  (二)农业科研人力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的绝对规模虽较大,但相对于我国农业部门的整体规模,科研人力投入仍明显不足。从每万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所拥有农业科研人员数看,农业科研人员投入的相对规模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农业科研是一项人力资本集约型的活动,科研人员的素质限定了农业科研能力。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素质体现在很多方面,农业科研人员学历水平是其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较好地反映科研人员投入的素质。2006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仅为6.69%,这不仅与新西兰、加拿大等农业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水平相距甚远,与孟加拉、印尼等南亚国家20世纪80年代水平也有明显差距。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转化效率极低由于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农民教育培训彼此分离,缺乏统筹协调,导致农业科技发展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为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由于高校教育能力的欠缺,没有正确利用或缺乏技术推广过程的反馈信息,直接导致向研究所和企业输出人才的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农业科技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四)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不顺,行政干预严重农业科研体制基本延用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型的集权制。科研管理的集权特点,使管理层次混乱、职责不清、政研不分、战略与决策合一、科研管理手段行政化,致力于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行政干预,主要依靠会议、文件、报表和指标等行政方式来组织农业科研工作,使得农业科研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相结合的过程。

  (五)农业推广受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承担新技术风险的能力较差和农村经济组织存在缺陷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1]。农民文化程度低不仅限制了对新科技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还阻碍了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农民是否采纳新技术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带来的预期效益和新技术风险的大小。采用新技术将不可避免地带给农民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自然风险,很多农村家庭因难以承受巨大的风险损失而拒绝技术革新;我国现行的农村组织主要包括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不仅很多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作为引导农户生产销售的集体组织同样存在范围和经营过小、经营机制僵化、发展缺乏活力和功能难以发挥等问题,导致不能较好地组织农户进行生产研究以及大规模经营活动,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

  实践证明,职业院校可以很好完成农业科研任务,但需认真对待现存制约因素,并加以妥善解决。

  (一)职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的可行性1.与企业的长期密切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可靠保障。一方面,企业提供了实验的设备和场地等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的配合为研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2.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体系为适应农业科技发展而不断更新,并应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增强工作能力,从而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3.就业学生是大量企业科技信息的可靠来源。毕业学生的就业面广,社会联系广泛,是职业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持。4.涉农职业院校的支持是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保障。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农业科研工作,并使相应院校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资金、时间以及精神上的鼓励,有力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储备。

  (二)职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意义1.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和高职本科的尝试,都要求农业科技研究能力的提升,这不但可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增强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行业竞争力。2.增强面向实践的科技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方向要求,调整科技研究目标,引入企业教师,逐渐形成和壮大科研力量,面向地域和行业发展,主要为企业和地方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支持。3.提高农业劳动者实用能力和素质。面向职业学生和农业人员的涉农职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职业院校教师在农业科技实践中获得深层次的实用知识,应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可有效增强知识传授效果。

  涉农职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历史要求,而真正实现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加强校企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整合农业科技创新机构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求与开发研究、技术推广相结合,按照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组织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推出具有真正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成为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涉农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动力应来源于社会、学校、企业以及学生本身的需求,所以要以国家政策、学校、企业等方面为参照点,深化校企合作,加大高校培养高级农牧人才力度。

  (二)增加职业院校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水平应合理利用国家农业政策,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科研项目资金、企业资助、职业院校创收等多种渠道引资,结合职业院校的生产和研制开发能力,引导职业院校涉农科技的研究进程。

  (三)改革职业院校科研体制,激发研究人员积极性只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促进科研人员的人生目标实现,才能从长远意义上实现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1.加大物质奖励力度,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在院校政策上加以倾斜,以物质奖励方式满足科研人员对物质利益的需求,以调动研究工作的积极性。2.加强精神激励措施,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在加大物质奖励力度的同时强化精神奖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神激励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赢得社会尊重。3.将科研机构的长远发展与职工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科研人员个人来说,是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而个人的职业发展及长远的人生规划则是科研人员更恒久的人生追求。

  (四)强化职业院校服务职能,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环境在集约型增长方式下,职业院校应推动技术进步,并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一方面,通过校内的职业教育培养掌握先进技能的实践人才,并采用“知识下乡”等多种有效的服务形式直接解决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应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与农机相关企业建立深层的合作关系,形成农机产品的联合研制机构,共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面对“三农”发展和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如“三个大幅度”、“四项补贴“、“五件实事”等,大大加强了各地农业基础建设,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精神,紧抓机遇,挑战困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服务”三农”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潮。现结合农村和农业生产现状,就农民增收的与路径选择分析如下。

  首先,从农业本身来看,主要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导致农民增收的产业空间余地很小。在土地资源方面,一是规模小,农户用来交换的商品性农产品数量少,资金收入低;二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稳定程度低;三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农民对土地资源占有不完全产权,出售权、转让处置权、风险抵押权不到位,很难成为其固定资产,难以带来其他利润,如不能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这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与调节中失去很多获得收益的机会。在劳动力素质方面,由于文化技术作为一种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潜在资源,同样也会因其禀赋差异而影响收入,一是影响其对经济发展周期性和波动性的适应能力;二是影响其对生产资源投入和机会成本选择的比较与决策能力;三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在产业链条方面,产业空洞明显存在。农业的产前环节属于工业,产后环节属于商业,使农民对农业产业占有的不完整性,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及剩余的机会,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环境的不良背景严重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同时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1]。

  其次,从农业发展看,主要是基础条件不足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增收的产业后劲不大。一是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助推力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科技应用的支撑条件还不成熟,如资金投入与技术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科技供给没能形成聚集农民生产力要素的良好效应,从而导致农业生产中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的客观脱节。二是农业投入不足。由于受财力和投入效益的影响,农业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靠天吃饭、基本受制于自然的农业生产特征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转化缺乏应有的基础。三是农产品转化率下降。四是农业组织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在当前情况下,农户之间的同步调整行为,极易产生对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导致市场同步震荡、大起大落,难以避免价格竞争,更难以实现规模经营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特别是农民分散进入市场,交易成本高和抵御风险能力差的问题不仅难以根本解决,而且也不利于农户之间的有效联合,对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附加值增值等将形成较大障碍。

  再次,从非农途径看,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方式难以得到快速转变。一是农村与城市工业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乡镇企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比重不足。二是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乡镇企业目前正面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调整、收缩、改制、淘汰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在质和量上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正成为其共同选择,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减弱。也就是说,农民离土不离乡挣钱的出路已越来越窄。三是由于市场建设与市场布局的尚欠完全,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市场空间受到限制。

  通过适时调整粮食种植面积、改善粮食品质、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等方法使农民增收,但同时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到:一是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的制约,限定了农产品的增长空间;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需求量的增长空间制约了农业收入增长空间。况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如果太高,对于部分已经实现结构调整的农民来说,由于生产成本增大,最终收益不一定能够提高多少;对低收入农户来说,不要因一次性投入过大而限制了调整的广度和深度[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处理。从现实情况看,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次买断,龙头企业与农民双方自由买卖,为纯粹市场交易行为;保护价收购,签订收购合同;提供服务,只收成本费或免费;一次收购、二次返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农产品按合同价格实行一次收购,并按收购数量拿出加工、流通环节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民,双方以合同制约;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目前返还部分利润和合作制的利益分配机制属于少数。

  从以上可以看出,利益机制的实现形式中依然是农民处于产业空洞地位,增收的潜力虽然有,但有限。对于订单农业这种模式,从理论上讲,农户的分散经营与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存在客观的产业链条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同时是一种供应与被供应的关系。因此,在现实操作当中,假定市场较好且比较稳定,农民和企业都会有较高的履诺诚信;而一旦市场不利且风险很大,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有可能切断供应链;同样如果市场很好且红火有望,农民也会去寻求合同以外能够提供更高收益的载体[2]。

  这种方式主要是由乡镇企业、劳务输出、小城镇建设、家庭经营为载体,能够为农民提供较为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在乡镇企业方面,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乡镇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空间缩小,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区域布局特征显现,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程度较高,对农民各种收入的增加有明显作用,但在其他地区由于乡镇企业自身的调整和发展还未到位,作用就不是很明显。在劳务输出方面,受基础建设投资弱化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减少。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由于实际进展不快,农民从中获得的增收机会和收入幅度均不明显。在家庭经营方面,因其最大的制约来自于农民自身优势条件的发挥程度、产业链条的培育深度和近距离市场的成长幅度,因而发展较为缓慢,难以承担促进农民增收之重任[3]。

  这种方式的实现形式主要有2种,即科技项目推广和科技园区示范。除此之外,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如发展观光农业、推进土地流转等方式提升农民收入,也能取得一定成效。

  农民增收的最佳也是最终的路径应是逐步减少农民数量,实现方式则是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从世界经验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就业比重就下降1个百分点。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能够明显影响农民收入。美国等国家的人力资本之所以在其农业生产经营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主要是得益于这些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结果提供了规模经营和人少地多这样一个农业人力资本的收益条件。

  农业不仅存在着劳动力剩余,也存在着比普通劳动力剩余更加严重的人力资本剩余,即由于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越高,其含有的人力资本投资越多,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收益就比普通劳动力资源要高;这时,如果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中的边际投入为零,甚至为负,就会出现大量过剩的农村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收益要求比普通劳动力高的情况下,如果农村土地资源相对人口少,而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说明农业经济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容纳能力非常小,农村人力资本追逐比较收益,必须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这就说明,如果不改变农村的土地资源制约和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农业科技运用的成效就越不明显。同时,大量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不仅将造成农业劳动效率低下,规模不经济;也将会使人地关系更加紧张,劳动方式难以创新,小农改造步伐受阻。与此同时,要以促进产业衔接、劳动衔接、保障衔接为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促进城乡之间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原材料、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融入城市大工业体系[4]。以城市为中心,每年通过组织几次大型配套协作洽谈会,引导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为城市工业广泛开展配套协作。同时要积极组织乡镇对外招商引资,支持乡镇兴办工业小区,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民资到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由这些龙头企业就地吸收农村劳动力,就地加工消化农产品。二是打破过去在劳动力安置、就业方面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认真清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阻碍农民进城进镇务工就业的政策,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定期组织人才交流和招聘洽谈会,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就业、定居[5-6]。三是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村社保与城市社保体系逐步接轨,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1] 黄建军,杨青山.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4):9-10.

  [4] 杨莹默,李惠芳.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4):1.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中台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益突出,依靠科技支撑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耕地不断减少、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土地规模经营进展不大的现实面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用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需要更显迫切。

  马克思看到资本出于占有剩余价值的需要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他洞察到科技与生产的内在联系,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劳动生产率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10%,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80%,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成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洞察现实,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技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这为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对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有以下几点:用科学知识武装劳动者。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质量和劳动熟练程度。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来增强劳动者体质。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农村文明乡风的强大手段;变革农业劳动资料。农业劳动资料反映着农业生产力的水平。科学技术对农业劳动资料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原有的农业劳动资料的改造、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它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劳动资料,如化肥、农机、除草剂等;扩大农业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用途,提高劳动对象的利用效率。“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改善和提高宏观与微观决策管理水平。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农业生产组织的变革,也使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总之,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三要素中,极大地推动着农业生产力向前发展,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核心和第一推动力。

  古典经济学低估了技术变革作为一种强大和持续的力量在改进农业生产率方面所起的作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认为,土地数量有限,质量有异,随着耕种边际的扩展,土地、劳动、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报酬递减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规律,技术革新可以抑制它的作用,但不能改变这种趋势。而历史发展的事实却没那么悲观,伴随着一次次技术创新,资本、劳动和科学的应用使土地的收获量大大提高,科技进步抵消了收益递减,呈现收益递增特点。此后一些学者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常以技术不变为前提,其实技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发展。1957年,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索洛试图估算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他利用美国1909~1949年的有关数据,计算显示这一时期美国人均产出增长的87.5%应归功于技术进步。20世纪60年代,爱德华·F·丹尼森在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分析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时,发现教育与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相比是经济增长更大的源泉。库兹涅茨在研究经济增长时也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是科学和技术这种国际性资源的应用”。西奥多·舒尔茨通过研究教育以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证明在一国的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物质资本的多少,而是人力资本。进入80年代,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罗默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本身有收益递增特点,而且能使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都发生收益递增,这实际上是在更深的层次上论证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技术进步对收益递减的抵销作用。“由于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用同样的资本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在收益递减和技术进步之间展开的竞赛中,技术以数步之遥取得胜利”。收益递减规律被发现之初,西方世界将它比做“妖魔”、“恐怖的规律”,会发生“可怕的作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以收益递减为基础,认为食物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而在马尔萨斯后的一个世纪里,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奇迹,技术的迅速变革使产量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上移动。萨缪尔森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马尔萨斯“忽略了技术和创新可能做出的贡献,……他没有看到技术变革的作用如何会介入其间--并不去否定收益递减规律,而是抵销它的影响还有余”。纵观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学者们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有三大要素:资本、劳动和土地。早期的学者多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这与当时人口较少、资源相对丰富有关。而经济增长迟早会遇到资源的限制,而科技进步能够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要素生产率,改变生产函数来提高增长曲线的位置,成为经济增长持久的推动力。所以,到了近代,各国都在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破资源约束,谋求持久的增长和繁荣。这在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上得到反映,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我国幅员辽阔,但目前人均耕地仅0.1公顷,截至2006年10月,全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公顷。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仅40%,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行,耕地减少不可避免。而在耕地减少的同时,对粮食的需求在增加。一是人口数量增加,生活用粮增加;二是消费结构向畜产品转型,饲料用粮增加;三是我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用粮增加。而粮食需求的增加是发生在土地资源稀缺、水资源更为稀缺的情况下,再走过去靠扩大耕地面积实现增产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希望是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

  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粗放特征明显,除了体制和市场原因外,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落后是重要原因。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常年缺水300亿立方,而与此相矛盾的是我国农业用水的粗放和浪费,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为4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全国平均每亩实际灌水量超过了实际需水量的1倍。同时,我国化肥利用率仅为30%,而发达国家则为50%~60%,欧盟国家的氮肥利用率更是高达70%~80%。化肥利用率过低导致每年多消耗6000万吨煤。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迫在眉睫。而这绝对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利用科技提高要素生产率、减少废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农产品贸易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三年逆差,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质量安全原因,如畜产品的疫病、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等问题,使我国农产品经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商务部调查显示,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面对现实,我们只有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才能冲破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受资源限制,我们不能再走单纯依赖出口数量增长的老路,而必须借助科技,开发和生产高品质、高附加价值的农产品。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农民收入低制约了消费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主要途径在于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开发生产出高品质和高附加值产品、特色产品,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以下三个国家都是人多地少、耕地稀缺的典型,但都依靠现代科技和资本投入,建立了发达的现代化农业。

  以色列农业是高科技的典型,这个年降水量仅有500毫米的沙漠小国,食物自给率高达97%。以色列农业成功的关键秘诀是发展和利用农业科技。高效的农业灌溉系统。普遍推行了由电脑控制的滴灌技术,按时按量地将水、肥及营养物质导入植物根部,融施肥灌溉为一体,比常规灌溉技术节水一半以上。研发新品种。以色列针对本国自然条件对许多农作物品种进行严酷试验,培育出适合在沙漠地区生长的农畜新品种,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优良品种率达100%。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队伍,劳动者素质高。不惜重金投资教育,每年的教育预算与国防等同,科学研究和开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其技术推广人员拥有学士学位,分区负责,与农民联系紧密,免费提供服务。农民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才能成为农民。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每个农业劳动者的国民抚养能力从1960年的17人增加到目前的91人,技术进步贡献率达96%。

  荷兰农业是典型的高效集约农业。荷兰人均耕地仅0.057公顷,但却利用科技在近一半土地低于海平面的国土上确立了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科技对荷兰农业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农业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育种和温室技术方面。全国教育研究经费占国家总预算19%。农业教育体系十分发达,从初级职业教育到大学教育一应俱全,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的农民不乏其人,这些人才对农业的成功起到了核心作用。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农业研究所的专家们往往与基层试验站的推广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使得应用研究不会脱离生产实际,科技成果能够较好地转化成生产力。发达的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纵横交错的推广网络遍布荷兰,对荷兰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是人多地少的典型国家,1994年人均耕地0.04公顷,农村劳动力不足,科技在农业领域起着压倒性的作用。农业机械化。高度重视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机化。日本经济在60年代快速发展,有2/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不足,推动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目前已实现高度机械化,水稻生产从整田、插秧、收获到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结合国情发展中小型农机,农业机械性能先进,制作精良,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重视品质改良、防治病虫害、土地改良等新技术。不断对中低产田进行土壤改良,定期进行土壤调查和土壤“健康诊断”,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优良品种,并经常进行品种更换,成为世界水稻高产国之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大城市,蔬菜、花卉、瓜果从播种、发芽、育苗、定植到收获、清洗、包装上市、打印生产日期全部由电脑自动完成。农户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迅速把握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市场行情等,实现有计划且高效地生产和出售农产品。

  建国以来,我国培育并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有6000多个,粮、棉等主要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5至6次。优良品种改良、重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成果的推广运用,支撑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每亩68千克提高到2005年的310千克,粮食总产量从1亿吨增加到4.8亿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但从总体看,科技投入不足,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与农业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我国整体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45%降到2005年的0.73%,而发达国家至少保持在2%,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2.5%以上。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只占农业总产值的0.44%,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GDP的平均水平已达3.29%,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达到了1.04%。投入不足限制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养殖业、加丁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科技的支撑作用未体现出来。

  我国户均耕地仅049公顷,生产规模小使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不强。农技推广以政府为主导,科研与生产脱节,重科研、轻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每年取得大约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近三分之二滞留在实验室。农技推广投资的91%来自地方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强度(农技推广投资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徘徊在0.42%,目前达到0.49%,还不足工业化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目前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约40%,刚刚进入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2006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仅分别为58.5%、32%和25.1%,第一大作物水稻机械种植水平还不到10%,第二大作物玉米机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玉米机收水平不到5%,多数省市目前还是空白。农村每户拥有农业机械原值为1300元,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等国家。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目前,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年生产的农产品仅能养活3~4人,1998年以色列为91人,2000年美国为128人。从劳均谷物产量来看,1998年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年均谷物生产量1194千克,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日本的1/3、法国的1/39、美国的1/84、加拿大的1/111。

  我国粮食每公顷产量,目前虽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单产水平高的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最高是4620千克/公顷,这与荷兰的7743千克/公顷、法国的6531千克/公顷、英国的6372千克/公顷,仍有35%以上的差距。如果我们普及良种、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注重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等,提高单产仍可大有作为。

  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业从业者的低素质特征更加明显。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已达11年,发达国家的美、法、德、英、日分别达到18.04年、15.96年、12.17年、14.09年和11.87年。

  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物流、流通和市场建设非常重要。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运输设备和技术滞后,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特种仓库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短缺,市场交易手段落后,效率低。

  这是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起点。第一,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未来15年,要在动植物新品种、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安全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领域研发一批核心技术。第二,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将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GDP的平均水平提高到1%,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同时重视开发社会上的资金来源渠道,制定优惠的税收、价格政策,鼓励并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农业科技。第三,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发挥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学以致用、按需施教原则,营造良好氛围,鼓励专业人才投身农业。第四,加强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农业科技先进的国家学习和借鉴,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和吸收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先进技术、科学方法与管理经验。

  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舒尔茨强调推广的重要性,“在智利,农业研究计划是相当先进的,它在饲料作物、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方面一般都有优良品种,但它在过去二十年中农业生产是不成功的。哥伦比亚的情形与智利十分相似,在印度,尽管小麦、高粱和玉米的研究取得了突破,但在使新品种推广、繁殖和分配到农民中去的过程却存在着长期的延误”,这说明仅有科研成果而不推广,农业生产不会成功。未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一定要与生产紧密结合,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理顺体制,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技术推广人员走技术推广与经营相结合的路子,对贡献突出的可给以奖励。发展群众性的推广组织,如农民协会、种植养殖协会和农村合作组织,发挥农民技术员、科技骨干、示范户、科技大王、有技术专长农民的技术扩散力量,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户的需求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拉动力,农户对新技术的需求受到农业比较利益、土地规模、农民自身素质以及资金能力的制约。扩大农民的技术需求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政府不要过于压低农产品价格,让经营农业有利可图,给农民以追求技术的动力。第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一方面,稳定承包地,便于农民长期投资,同时,顺应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大环境,鼓励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为采用技术创造条件。第三,科技示范。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比赛,对技术状元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形成用技术光荣又有利的氛围。第四,开展农业保险,对应用新技术过程中农民无法抵御的社会、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保护需求积极性。第五,建立农业新技术推广之前的强制实验制度。任何农业新技术在传播之前都必须通过实验示范,减少农民使用新技术时可能带来的损失。对推广假冒伪劣技术产品的组织和个人给以严厉的惩罚与制裁。第六,由于技术投入要求有资本支持,金融部门要向农民提供贷款,鼓励农民对新技术的尝试。

  一般来讲,农业劳动力素质能对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与整体素养,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农业经济增长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结构不科学等情况,需要加大农村从业人员的科技培训力度,并打造新型农业人才。进一步实施农业科技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流动、开放与协作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尽全力减少科技人才流失。充分依托当地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等机构并发挥机构内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当地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一般来说,现代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具有见效缓慢、公益性强、周期长与风险大等多个特点,不能单纯依托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来发挥其实效性作用,需要积极加大政府的投入,并确保开发主体的地位,充分结合当前市场调节的相关办法,积极鼓励企业与其他民间组织参加相关产品的研发研究工作,进而有效节约现代农业科技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并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能。二是从当地生产实践出发,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需要从当地生产实践出发,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实现农业科技的研发与转化并重。并将农业科研开发与和市场推广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纠正长期以来重视学术而轻视利用、注重研究而轻视推广的倾向,并逐步加大关系到当地国计民生的现代农业科技的投入,适当使用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切实调动当地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持续升级。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推动农产品实现深加工,让农产品加工链条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延伸,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要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投资力度,并注意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整合当地优势加工业资源,以畜产品、粮油、水产品等相关领域为中心,并且创建技术研发的机构,强化农产品技术的推广与研发,强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大产学研的培训与合作力度,推动相关产业工程的有效实施,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相关高校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的高效协调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的贡献效能,增加农产品的加工业在整个农产品总产值内的比重,并确保农产品在加工业中成为农业支柱,促进农业专业化与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对当地推广服务机构以及资源加以整合,并且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措施,为农业科技的顺利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农业社会化与标准化服务体系,为科技推广提供情报与信息,强化网络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对农业技术加以分类,对类型不同的农业技术,由当地不同的农业推广组织与机构,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推广。农业技术是科技产品,主要包含私人技术、半公共技术以及公共技术。对公共技术来讲,具有风险性与公益性,这决定了推广技术与转化技术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对于半公共技术来讲,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相互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并且尽量防止出现政府过分干预的情形;对私人技术来讲,需要市场来进行优化,形成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

  在培育集群的初期,不管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还是自下而上的市场推动型的农业产业集群,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一是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制订集群规划。政府具有科技和资金的优势,通过对市场准确的把握以及对农民进行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总体上调整农业机构和农产品种类,形成农业集聚种植的状态。二是政府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加强集群的品牌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可以通过开展博览会的方式展销区域内的农产品,推广区域内的技术,使区域内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由此促进品牌的建设。三是政府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品种以及通过引进新品种来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种类的质量。由于政府的支持,集群加强同高校及研究院的合作成立许多研究机构,进行新品种的开发和培育。区域内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必然提高农民的收益,使得集聚种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四是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促进农业集聚的形成。政府通过开办公共培训机构,对农业种植技术进行培训,实施优秀人才引进战略,形成地方专业人才化市场。同时完善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对于农产品的运输,吸引加工企业的到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农业集聚的种植。

  (二)扶持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带动本区域农业产业集群的成长。

  在农业产业群成长过程中,要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要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并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集群,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入股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培育龙头企业,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优化环境,在政策落实、企业融资、担保推介、科技支持、村企联合、农超对接、企农联结、包联驻点、企业用工、项目编报等十个方面为龙头企业积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有效地保障了龙头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其次是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龙头企业集中入园、集聚发展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第一要事,加大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催生大产业,推动大集中,促进大发展。要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断创建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并抓好产业的拓展和延伸。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导。要不断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逐步建立和推行对农户的利益再分配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双赢”的目标。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精品平台。目前,相当一批农业生产者品牌意识滞后,创名牌的意识不强。农业发展已进入“品牌竞天下”的时代,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就必须打造农业品牌。要进一步加强商标、品牌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增强商标、品牌意识,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根据各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积极鼓励、指导农业龙头企业特种产品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专业大户实施品牌战略,使其尽早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和品牌,并将品牌发展成名牌。要对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长地理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为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使用地理标志保护特色农产品,以形成地方名牌。

  (三)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使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由成长到繁荣过程中贡献率有明显提高。

  农业产业的繁荣阶段,集群形成了整体优势,集聚效应优势得到了明显的体现,集群网络基本形成。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在这个阶段,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

  1、加强领导,保障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在服务“三农”方面的主导地位,按照“强化公益性,发展多元化”的原则,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创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措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细化工作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形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年度依据工作业绩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进步先进县区和乡镇进行表彰,对为农业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2、改革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体制。(1)、深化农业推广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建立产学研、农科教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机制。把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首要任务,打破行政界限,按照自然区划重点扶持和建立区域农业科技成果扩散中心。有针对性建设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开发基地和农科教合作基地,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加强与农产品市场、各类基地以及专业大户之间的联系。加强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方式,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真正建立起综合协调的社会化农业推广服务体系。(2)、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切实稳住一批从事基础研究和攻差研究的科技力量,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集成创新的运行机制,确保农业科研的突破和后劲,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对从事基础研究和攻关研究的科技人员实行优惠政策,加快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步伐,探索企业办科研等科技发展新路子。改革科研计划管理体制,采取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的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强调技术的实用化,提高管理效率,转变“重研究、轻开发,重成果、轻转化”的观念,从科研的立项、申报抓起,使其面向和立足于立场,达到农业科研成果评价、管理与集成应用、市场经营的内在有机结合。鼓励与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兴办或参与兴办经济实体,分流一批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开发与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科研机构内部的激励、竞争、约束、监督等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理顺科研管理的条块关系,建立起农业科研管理宏观调控、管理和协调的新体制。(3)、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由农业科技的公益性所决定,市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拨出专项经费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并积极开辟新的经费来源,形成以拨款为主渠道包括科技贷款、社会投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3、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为了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含量,密切与农户联系,依托农业科技园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是一条捷径。科技园区的认定,科技龙头企业的入住是关键。由于科技龙头企业所拥有的雄厚资金,辐射面强,经营的多元化和一体化等,容易成为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和需求主体。增加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科技含量。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农业科技的进步、创新以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优秀拔尖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正视当前社会经济多元化和科技人才要求多样化的现实,从尊重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最大限度调动优秀拔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创新激情出发,用一流待遇吸引一流人才。要在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科研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科研成果的评价、个人业绩的考核、生活待遇的提高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出台一系列激励优秀拔尖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政策措施。(2)、造就高素质新型农民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农民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应把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重点。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关键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农民对产业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信息网络远程教育函授和夜校等多种形式,以重点村、重点产业为主导,以农民实际需求为主要培训内容,分层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农民上网培训等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四)抓住集群网络与集群创新两个动因,带动农业产业集群顺利发展,使其在发展中稳定。

  经过几年的发展与研究,我国的“三农”已经开始步入到了自己的黄金期,农业生产的成果大幅提高,同时,农民的收入也接连增长,农村中的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高度,农业科技成果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不断放开。今年实施颁布了中央一号的文件,这一文件的颁布迎来了农业科技的有一个新的春天。在文件中强调指出,农业科技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公共性与基础性,这些作用都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这一政策的制定也必将能够对农业科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将显著增强。首先,由于整个农业行业正在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农民朝着组织化以及农业社会化等这些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正在全面转型升级等者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使得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超过了以往任何的一个时期。其次,通过最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农民科技培训的相关工作,推广了大量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这一措施显著增强了农民吸纳、并且使用科技产品的意识与能力,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同时要效益的氛围已经变得越来越浓了。三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农业科技不仅承担着基础农业的相关改造与提升功能,而且还不断的延伸到各个行业的触角,积极适应着农业一二三的融合与发展的要求,努力建立着从产到销的各个科研体系,努力把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等这一系列的功能都努力的纳入到农业科技的研究内容当中,研发先进的信息传递、生产管理、产品营销、文化传承和生态修复等技术,促进农业科技由单项的技术创新向复合型的集成创新改变,不断适应农业上中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与现代农业中的“高产、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等这些要求相比较而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主要表现为不全面、不配套、不平衡、科技支撑等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不够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缺乏统筹,配置效率不高。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相对独立运行,科技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立项方面过于强调竞争,选题偏离生产需要,弱化协作,农业科技的整体合力不强,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研发存在着“头重脚轻”现象,即研究强推广弱,上面强基层弱,农业生产得不到科技的有力支撑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如种业上,除“甬优”水稻系列品种外,其他作物上育成的品种很少,蔬菜、家禽品种主要从省外引进。农业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对农业设施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研究少,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明显不。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6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