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农业科技报社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07 08:23    文字:【】【】【
摘要:《农业科技报》前身为《杨凌示范区报》,创刊于2001年7月29日,是由国家部委共建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涉农科技类

  《农业科技报》前身为《杨凌示范区报》,创刊于2001年7月29日,是由国家部委共建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涉农科技类专业性报纸。近年来,报社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改革,初步构建了“一报一网”(即《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两微一端”(《农业科技报》微信、微博和“强农”APP)以及头条号、人民号、抖音号等自媒体传播平台和新华社现场云、央视新闻+等直播平台为一体的涉农全媒体矩阵,搭建“十大为农服务平台”,创立“媒体主导农技推广新模式”和强农APP“互联网+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经营模式,立足杨凌,面向旱区,辐射全国,服务“三农”,走出了一条为农宣传和为农服务相结合的融合发展之路,报社综合实力跃居全国涉农报纸前列,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农业科技报社坚持以习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三农”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出大量优秀涉农新闻作品,为助力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服务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

  《农业科技报》认真履行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始终坚持“立足杨凌,面向旱区,辐射全国,服务三农”的办报宗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推出了大量服务“三农”,彰显社会责任的精品佳作,深入宣传党在“三农”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全方位传播现代农业科技,及时反映农民群众心声诉求,为助力乡村振兴凝聚强大正能量。

  2021年,农业科技报社强农APP农业信息与大数据服务平台入选2021年陕西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强农APP”直播农技云课堂项目荣获全省网络公益优秀精品项目。《农业科技报》三农特色全媒体传播与服务体系创新案例入选2020年度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作品《农城“夕阳”暖“三农”》获得“百年奋斗 铸就辉煌”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网络视听短视频大赛优秀奖。12件新闻作品获得陕西新闻奖、全国农民报好新闻等奖项。农业科技报社获评“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优秀供稿单位”“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

  《农业科技报》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中省、示范区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网办新媒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反映群众呼声,以优质农业资讯、贴心实用服务,成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舆论力量。

  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7月1日,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广场隆重举行。《农业科技报》连续4期推出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报道,刊发15个专题版面,浓墨重彩、全面立体深入展示建党百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2021年,在迎来中国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主席习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农业科技报》及时转发中省媒体权威报道,用5个整版全面报道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2021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农业科技报》开设主题宣传专版,持续深入报道全国两会精神,宣传好党的各项方针和惠农政策。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农业科技报》开设主题宣传专版,并持续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从年初开始,《农业科技报》持续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奋斗“十四五”开局新举措”等专题、专版。

  《农业科技报》在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热点问题上主动作为,正确引导,坚守职责使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2021年初,《农业科技报》充分利用全媒体优势,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群众正确应对疫情。在做好中省抗疫精神宣传的同时,紧盯民生关切,细致周到做好宣传报道,澄清传闻谣言,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为了回应社会关切,澄清谣言谬误,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农业生产生活等问题,《农业科技报》刊发了《吃草莓会得出血热吗?》等稿件,还原了事实真相,有力有效引导群众正确看待问题,保障农民权益。针对农民关心的惠农政策及农业生产生活等问题,本报转发了《杨凌示范区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等稿件,保障消费者权益。

  2019年6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主席习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时,提出中方愿意在陕西省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农业科技报》持续开设“上合动态”专栏,并于2021年6月16日,在上合农业基地建设两周年之际,《农业科技报》特别推出《杨凌:强化使命担当 交好“上合答卷”》整版报道,充分展现杨凌示范区两年来抓住机遇、不负嘱托,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简称全运会)2021年9月15日在陕西开幕。作为皮划艇、赛艇、网球三个项目的举办地,《农业科技报》在报纸重要版面持续开设“聚焦十四运”专题,宣传报道超过10个版,形成强劲的舆论声势,全面展示杨凌示范区在十四运会防疫、安保、宣传、接待、赛区工作等各方面的工作,讲好陕西故事。

  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构建了以《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强农APP为龙头,《农业科技报》微博、《农业科技报》微信、“聚杨凌”微信、头条号、人民号、抖音号等自媒体传播平台和微赞、新华社现场云、央视新闻+等直播平台为补充的新媒体矩阵,建设各类媒体平台19个,通过视频、音频、直播、动漫等内容生产方式,形成了阵容较强的融媒体传播矩阵。

  2021年,农业科技报社策划实施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进乡村看小康”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围绕报社策划的“最具三农情怀企业家”、“粮安天下我的粮食 我的梦”等各类活动,《农业科技报》持续开设专题、专栏,制作海报、H5、长图、视频等进行宣传报道。

  杨凌农高会期间,《农业科技报》出版推出了“第28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会期服务信息八连版,创新出版形式,得到了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和示范区领导的肯定。

  建立了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组建了由编委会办公室和新闻中心组成的全媒体指挥中心,负责选题策划,编辑记者调度,内容生产、汇聚和分发,建设了全媒体采编发布系统,构建了新型采编流程,实现内容一次性采集,跨媒体编辑,全介质发布,形成了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宣传报道实现一次采访视频、音频、图片、文字、H5、海报等新闻产品多次生成,极大增强了各项重大活动的生产效率和传播效率。

  在《农业科技报》开设“信息直通车”“免费广告”等专栏,搭建信息沟通桥梁,为农民群众解决卖难问题。春耕、三夏等重要时节,通过采访农科专家,及时发布农民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

  建立“强农APP”线天”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全媒体平台设立问农热线余名农科专家组建“问农”专家创新工作室,采用“线下”专家轮流坐班指导与线小时在线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解答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用户的农业生产难题2683条。将近三年来的咨询服务文字记录60余万字整理编辑出版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系列致富图书6册共5万本,免费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将农业科技普及到千家万户。

  采取“媒体搭台、专家指导、合作社组织、企业参与、政府推动、农民增收”的媒体推广模式,建设乡村科技示范村(基地)和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实训)基地23个,面向旱区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开展线下线上农民培训、科技扶贫培训134场次覆盖186万人次(其中,线万人次、线人次)。

  发挥媒体优势,开展公益助农活动,通过《农业科技报》和中国农科新闻网刊登《50万斤优质山地苹果翘盼客商》等10多篇公益报道,策划开展了“战疫情 保春耕 促生产 百名专家在行动”专题宣传和百家农企在行动活动,助力疫情防控和农业复工复产,助推乡村振兴。

  通过《农业科技报》和中国农科新闻网刊登“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疫情防控、节约粮食、时代精神等公益广告,共刊登公益广告39.5个版,树立了新风尚,传播了正能量。

  疫情发生以来,针对专家农民面对面农技指导存在困难,本报推出“直播农技”“农科云课堂”“直播集市”等直播活动30多场次;组织开展“保春耕促生产”专题报道,普及春耕科技知识,受到农科专家和农民群众一致好评。

  在灾难和事故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真实准确、客观报道,并注重人文关怀,严格把握分寸,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和尊严,不渲染负面情绪,做到有态度、有温度。

  《农业科技报》在各类报道、公益广告中,放大榜样、英雄闪光点,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通过报纸、网站常年刊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楷模”“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公益广告,并制作公益海报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的宣传报道,传播广泛,反响良好。

  深化节日主题、突出文化内涵、营造舆论氛围。《农业科技报》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报》在向公众普及科技常识、提升科学素养方面继续开设“科技大求真”专题,在普及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把专业报道不仅做深做透,而且把科技报道融入生活、融入群众的内心,做得贴近实际,贴近大众。

  《农业科技报》要求全体采编人员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将关口前移,未见报差错和见报差错执行同样的处罚标准,全年未发生重大见报差错,一版始终保持零差错。中国农科新闻网严格执行岗位人员7*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人带班制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和白名单制度,确保信息来源可靠。全国两会等重大报道期间,制定应急预案,实行双值班制,做到了万无一失。

  《农业科技报》制定了《记者采访行为准则》《记者工作制度》《编辑工作制度》等工作制度,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必须遵守新闻法律法规,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刊登虚假失实新闻。严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在报纸刊登《敬告读者》,敬告地址不详的作者尽快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农业科技报》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先后刊登维护社会诚信等反响热烈的稿件和公益广告。

  《农业科技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记者采访主动出示记者证,87031700新闻监督热线渠道畅通,专人接收群众的举报投诉,并予以回应。

  报社积极创造条件,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2021年未收到采编人员受到侵害的申诉。另外,报社为全体职工缴纳了商业意外险,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体检。

  报社严格遵守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与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办理续签、解除以及终止等相关手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员工足额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假期规定,认真落实职工法定假期、带薪年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职工休假休息权利。

  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从严做好新闻记者证核验、办理和注销回收工作。对符合持有新闻记者证条件的采编人员进行年检、发放贴花,及时办理申领新闻记者证手续。对已经退休或解除劳动关系、调离人员,及时注销收回记者证并交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销毁。

  报社制订员工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不断强化职工的政治素质、提升业务技能。2021年,开展了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在线融媒体精品创作系列线上直播培训”和全省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等培训活动,参训人员实现了全覆盖。

  报社严格遵守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开展广告经营工作,并建立了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经常组织经营人员进行有关法规文件的学习和探讨,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严格执行采编经营“两分开”制度,严禁采编人员从事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按照《农业科技报社驻地方机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记者站新闻采编活动和职业行为,记者站工作人员未从事与新闻采编业务无关的活动。

  (1)媒体融合深度不够,全媒体平台影响力不够强,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专业的全媒体运营人才紧缺,新闻报道形式创新不够,打造融媒爆款新闻产品不够多。

  (1)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优建强《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强农APP等自有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媒体策采编发评一体化工作流程,推动信息内容、体制机制、传播平台、人才队伍等实现深度融合,倾力打造涉农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围绕新媒体编采业务技能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培训,持续开展增强“四力”实践教育活动;建立“轮岗”制度,加强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交流学习;创新薪酬机制,加大对骨干人才的激励,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三农”宣传铁军。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6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