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十篇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2-12 19:05    文字:【】【】【
摘要: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引入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克服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瓶颈的根本之途。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引入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克服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瓶颈的根本之途。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并将其列为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及农业发展。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对现代农业提出发展要求并作全面部署,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其做了全面规划,十更加旗帜鲜明的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农村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发达国家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纵观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较低,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现阶段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和耕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二者的供给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结构的效率和变迁方向与速度。而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机器生产代替了自然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仍分享农业收入,使得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被抵消。

  其次,农产品过剩与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国内主要的农产品如粮食、蔬菜等大宗农产品都供过于求,价格总体处于低位运行,甚至继续下跌。一方面,粮食消费未明显增加,但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导致供求关系失衡,影响粮食价格。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不过关,缺乏国际竞争力,并且我国一直控制粮食出口,粮农产品只能面向国内消费者,仅靠国内市场,农产品过剩的问题很难扭转,由此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也是必然。

  第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却少之又少。对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不仅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也导致农业科技发展缺乏长足动力。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必有之路,也是传统农业寻求“突围”,彻底改变农业发展滞后现状的根本出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借鉴: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发展模式;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稀缺型”发展模式;三是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均衡型”发展模式。以三国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皆是根据其不同的自然资源供给与外部条件制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尽管三国所走道路不同,但各具自身特色,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自然环境资源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在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南北经济、东西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区域在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配置、科学技术适用、农业生产者素质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等诸方面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各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特色,发挥其区域农业发展资源优势,立足区域特色,选择适当的模式或方法。如沿海发达地区可以发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立足特色农业,发展以精细园艺、精细养殖、精细加工、精细经营与管理为代表的“精细农业”,同时大力加强农产品的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内陆大中型城市,具备人口环境资源优势,土地相对集中,适宜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或休闲农业等,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拓宽农业发展功能。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一方面要保障农业科技科研人员稳定,为农科发展构建丰富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保障农业科技研究经费充足,为农科研究提供充实的物质保障。其次,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立足先进农业科技的扩散与传播,积极采取多元途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转化,切实提升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利用率,提高农业信息化程度,努力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享受到现代工业进步的实效。

  一是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体系,利用市场杠杆,优化农业、农产品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农业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克服市场调节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现代农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1]崔丽、傅建辉:《浅释传统农业经济效率低下的原因》[J],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5)。

  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加上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经济实力弱,农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的地位更加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市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生活富裕的目的;也有利于解决稳定家庭联产成包责任经营与扩大规模经营的矛盾、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谈判地位。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途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但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家庭经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农户间的合作与联合,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体系,可以有效地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问题,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建设新农村,应当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科技文化技能,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往往结合合作经营的项目,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和农时的特点,通过室内讲授、科学示范与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容易引起农民浓厚的学习兴趣,既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为广大农民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方面知识提供了平台,可以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适应市场经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稳定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由于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出现了波动,个别年份、个别品种甚至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有可为。通过组织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通过“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可以有效实现农产品均衡供给、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社会正在加速转型,农民利益结构正在加速变动,农民之间的利益分化不断增多,农村社会管理问题更加复杂。农民专业合作社秉承互帮互助、民主平等、公平团结的价值观,可以成为反映农民诉求的途径,化解矛盾的抓手,促进和谐的桥梁。通过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增进群众的合作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弘扬互助团结、诚信友爱、邻里和睦的社会风范,形成良好乡风民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农业机械主要是应用于畜牧业的生产和农作物的种植这样的过程,并可以进行农产品和畜产品的加工处理等的机械。农业机械主要包括农田建设机械、畜牧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其中农田建设机械主要指的是我们在整理土地、灌溉用的沟渠以及一些水井的开挖等方面;畜牧类的机械我们也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家禽养殖工厂化阶段;农作物加工机械主要用于对刚收获过来的农产品做一些初级的加工或对以农产品为原材料进行的二次更细致的加工。农业机械的科技成果需要人们通过大力宣传进行,其中重中之重是通过一些相应技术培训,我们主要可以通过一些演示、示范这样子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农业机械的重要性。

  (1)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载体。为了使我们以往传统农业转向新兴的现代农业,就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从而使得农业的增长方式由以往惯例型的资源依赖型最终转换为科技推动型。许多事例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步提高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如何让现代科技充分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生产力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发展必然的趋向,通过农业新技术要达到农业的有效实施和更为广泛的应用。(2)农业机械化是农民收入能否增加的前提。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和所具有的劳动力也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并且收入水平和劳动力同也是现代社会衡量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3)农业机械化与构建和谐新农村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提出的新政策,大力建设新农村。农业机械作为一项高科技的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进步是分不开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实质上就是一场生产手段、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它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4)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保障。我们知道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又是快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很难转化、在科技创新方面动力也不足,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就是相对滞后的科技创新体制,没有形成一个创新体系,缺少动力和本应有的活力。我们应当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体系,能够灵活的把农业机械和农业艺术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对于新成果的转换来说也是一条非常不错的途径。

  现代的农业发展不像我们过去的传统型的农业,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比较苛刻。现在利用农业新科技,在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对于在任何地方的种植都变得有可能性。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这也是我们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体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让文化和技术与之相对应,只有通过培养一些有知识、懂技术、会运用的新型农民,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才能使我们的农业机械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匮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别大,如何通过利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对我们的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至关重要。农田排灌机械这一高科技的产物,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它对农田进行灌溉,还可以通过它把农田中多余的水分排走。我们常见的灌溉形式有滴灌和喷灌两种灌溉途径,这个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压力的原理,它能够按照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的水量的多少,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适当用水量,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农产品的生长需求,另一方面又节约了水资源。另外,这种灌溉技术能够在一方面灌溉的时候还能对作物进行施肥,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和工力,而且还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使的农作物的生产率增长。

  农业推广是农民实现增收、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农业推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决定的,有着它的必然性。

  农业推广这个术语最早是用来描述19世纪中叶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面向社会,到校园外进行农业教育活动的教育创新。后来“农推广”一词被美国广泛使用 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把农业技术推广定义为: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的内涵是指对农村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农村咨询和教育工作,即农业推广专员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沟通或采用其它方式使推广对象能够提高生产技能、增长农业知识,改变生产观念,从而自觉采用创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农业推广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型农民,以此来发展我国的农业,最终实现广大农村的和谐发展。

  (1)、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离不开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归根到底要依靠现代科技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普及和应用。

  (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基层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需要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

  (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

  (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综合体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和非再生资源日益减少等非持续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农村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的农业综合体系,如农村技术体系、生态体系和稳定的农业投入体系。

  (2)、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的支持和支撑。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提高农业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保护制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3)、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

  (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5)、提高保护生态环保意识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性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全面、统筹规划,标本兼顾和综合治理的原则,兴利除害结合与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全面考虑,科学选择,建设一批一劳永逸的水利施设;保护耕地,采取措施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将非农业性占地恢复原貌,加大防护林建设,减少耕地沙化;控制对森林植被和水资源的人为破坏,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提倡节水灌溉,政府部门应该增加对节水灌溉的补贴,尽量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总之,当今要加快我国稳定发展,农业是保障,相信农业技术推广和当今农业和新农村结合在一起,以技术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农业推广理念,改进农业推广体制,加强农业推广策略的研究,加强农业推广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也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1]刘信.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发展思路浅析[J].农业科技管理. 2001.(6)

  1.在预防虫害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在农村都知道,田间有鼠害,虫害等各种破坏农业收入的东西,如果对农作物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网络,实行预测预报信息电子化传递。该网络可以通过对草地螟的监测,使各地依照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那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损失。这样对以后农村的收入情况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质量监测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可以正确领导下属对土壤肥料质量的监测,种子质量的监测,还有各种实验室质量的监测。2008年6月到7月在原阳县,领导高度评价了该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和喷施宝试验安排工作,并指出,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带动下,原阳县土肥站对原化验室进行了更新改造,设施更加完善,仪器设备更加先进,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充分的体现了农业技术推广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

  1.创造更加纯熟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必然的,结合前面的要点要以国家主管部门的推广体系为主导,即以政府为核心展开农业技术的推广。向基层广泛推行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中心,并且建设一个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推广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基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带来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对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同时为了保证公益的有效性,国家主管部门也应对此制定相关的规定。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服务平台,更加高效的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

  2.制定相关的保障推广体系的机制在我国虽然有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来推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是随着目前的形势发展,以前的法律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社会,很多方面存在着制约性不够强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监督或监管,将会给农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变得更加的完善。国家在这个方面应该更加投入,不仅指资金方面的投入,人力、物力都应该要加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在为城市培养劳动力,培养离开农村和农业的劳动力,而不是真正为农村培养劳动力,导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严重落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解决农村职业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进行思考有助于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探讨有很多,其代表性的观点包括“社会性说”、“职业性说”、“大众性说”等,而刘晓在《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一文中提出的“职业教育具有生利性、人人性、中介性三大本质属性”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确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的思想,真正解决农村职业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并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走出困境的一种思路。

  首先,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社会呈现凋敝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成为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成年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和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与指导等原因,无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不高,成年农民为了生存被迫离开土地,选择外出务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农村社会出现了留守儿童增多、村落荒芜、老人无人照顾等社会问题。

  其次,城市负担不断加重。随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涌入,为了维持正常的公共秩序,城市现有的交通、居住、医疗卫生、公共设施等不得不超负荷运转,结果造成了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再次,外出务工人员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很多青壮年劳动力离开自己的土地来到城市谋求生存发展之路。他们从事艰苦的劳动,却由于缺乏专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劳动和服务的质量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导致报酬偏低,物质生活难以得到保障,他们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却因为社会地位低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且,外出务工人员长期饱受与亲人分离之苦,精神需求更是无法得到满足。可以说,农村人在城市的状况令人堪忧。另一方面,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不景气,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即使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有诸多不如意,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愿再次回到生养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再回到自己曾经耕作的土地上。不知不觉中,这些城市的建设者逐渐沦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以农民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以职业教育的生利性、人人性、中介性三大本质属性为依据,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服务对象、专业设置等几个方面出发,秉承为农民着想,服务于农民的思想,从经济上、生活上、心理上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这也正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主旨所在。

  职业教育的生利性主要强调农村职业教育应该给每一位农村人带来实际的利益以及利益上的保障,所以,确保农村人口利益的最大化应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是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直接反映,是职业教育体现特色、形成优势的基础和前提。

  具体而言,生利性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渴望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提供农业生产知识、先进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以及管理知识在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其科学生产,从而实现新型农民的培养。新型农民的培养是时代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新使命,而这也正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即要造就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增强农业、农村的吸引力,使得一部分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扎根农村不动摇,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为希望到城市生活的青壮年劳动力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帮助其获得一技之长,掌握谋生的本领,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他们的劳动质量和职业素质,帮助其尽快融入城市。三是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维权意识。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维权意识较差,如何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是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无论是新型农民的培养,还是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维权意识对于其发展而言,都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时展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提出的要求。

  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该将培养现代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新型农民、为城市输送高素质、高质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作为自身的办学目标,从而彰显职业教育的生利性。

  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应符合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而与办学目标紧密相连的便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农村社会与城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农民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而提升农民素质和能力的关键在于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从职业教育的人人性这一本质属性出发,科学判定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人人性在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对象的确定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成年农民列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目前,成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成年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不仅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不适应,而且不利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将大批农村现有成年农民培养成既拥有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又具有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对于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二是将青年劳动力列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他们是传统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注重对他们的培养,也是适应新时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青年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他们不仅是未来成年劳动力的接班人,是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同时,在未来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将身体残疾者以及生活困难者列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职业教育是一种容纳性强的教育,要使社会中的各种人和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在职业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帮助他们获得谋生的本领,实现自己的价值,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安定和谐。

  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为农村的发展服务,因此应该面向生活在农村的所有人,而且应该关照其一生,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人人性。

  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中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根据地方特色以及地理环境设置与农业相关的专业。这也正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城市职业教育的最大区别:农村以第一产业的发展为主,而城市则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这一差别必然体现在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上。因此,在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当密切结合市场需求,针对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设置相关专业,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根据本地区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开设相关专业。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应当增加与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常识、城市生活常识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相关的课程。第三,农村职业学校应该前瞻性地设置未来需要的专业,形成若干个优势品牌和名牌专业,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转”,不断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社会需求与青壮年劳动力联系起来,满足双方各自的需要,从而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

  与专业设置密切相关的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重视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现有教师质量,加强多元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然成为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地理环境、地方实际以及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专业,重视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彰显职业教育的中介性作用。

  以农民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既是一种发展思路,更是一种实践需要。而我国现阶段的农村职业教育,从教育目标、教育服务对象和教育内容上都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即职业教育的生利性、人人性、中介性这三大本质属性,从而导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促进以农民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实现是时展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首先,应该树立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人口服务的思想,落实农村职业教育生利性的属性。一是要满足不同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向其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其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要切实提升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比重,将提高农村人口的道德素质和维权意识作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是农村职业学校的领导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学校定位、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一切为了农村的未来,发挥农村职业院校促进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应该具有国际化视野,将向国外输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作为自己最终的办学目标。

  其次,应该树立职业教育为当地服务的宗旨,落实农村职业教育人人性的属性。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实质上就是农民知识化的过程和农村社会城镇化的过程。向成年农民和青年劳动力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不仅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更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因此,应该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群体,将一切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成年农民、青年劳动力都发展成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满足其受教育的需求。这样,不仅有助于落实农村职业教育的人人性,有助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更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安定、和谐,从而加快实现城镇化的步伐。

  再次,应该结合当地经济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开设相关专业,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落实农村职业教育生利性的属性。职业学校的领导者不可盲目跟风、盲目攀高,应该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察地方特色,结合地方实际,高瞻远瞩地开设相关专业。一方面,要将新型农民所需要的农业生产知识作为自己开设相关专业的依据,重视涉农专业的开设以及从事现代农业职业所应具备的生物理化、农业生产和管理基础知识、生产和加工技术、市场与营销技能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沟通、协调和管理等新型农民所需要的能力的培养,使得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最终实现将大批新型农民培养成职业农民的理想。职业农民的培养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有中国特色农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另一方面,要将外出务工人员所需要的生产技术知识作为开设相关专业的依据。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肩负着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使命,也肩负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使命。

  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实现其中介作用的另一个因素是谁来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一般而言,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提供教育和培训的重任,因此,职业学校应将提高师资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真正解决谁来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比如,要允许并鼓励农业能手、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建设多元化教师队伍,鼓励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青壮年劳动力走进田间,走进工厂,真正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中介作用。

  从体现农村职业教育特色的生利性、人人性、中介性三大本质属性出发,坚定不移地发展以农民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解决当前城市、农村各种社会问题的需要,更是缩小城乡差距、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对于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态、发挥青壮年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以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上也将做出巨大贡献。

  [1]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J].教育与职业,1930(4):3-8.

  [2]李超任.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50-52.

  [3]杨金土.谈职业技术教育的大众性[J].中国考试,2004(11):8-11.

  [4]刘晓.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教育与职业,2010(20):12-1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有利于促进云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必将有助于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2010年,云南省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220.11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5.8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23.93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0.10亿元,增长11.5%。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人均GDP达到15749元,比2009年增长11.6%。但不容忽视的是,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下来的矛盾日益显现,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一种新的增长路径与发展模式,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竞争优势强的特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成为云南省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科技和高新产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长期重要战略措施;成为云南省实现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省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省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总体上来看,云南省产业层次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很多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完善,云南省产业结构所暴露出来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链条缺失,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必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保持云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依托资源、能源、土地、政策等优势,集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为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留发展、腾空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集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支撑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强调综合改革,强调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对支撑和保障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云南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也随之凸显:一是云南省城乡经济发展速度差距较大,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二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具有“山区、民族、边疆”三位一体的特点,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性差异较大;三是云南省的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依然是云南省经济建设中长期艰巨的重要任务;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大;五是在云南省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产业化和产业化经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分散经营的小生产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3]。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战略上加以深入的研究。从根本上讲,中国的“三农”问题并不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造成的,而是从深层次反映出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一种经济、社会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的问题。“三农”只是表现问题的载体,而不是问题的根源。不跳出这种认识局限,不可能解决好“三农”问题。要真正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减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因为农业效益低、保障力不强等问题的更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比重太大,要解决农民的分流问题、减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最关键的是要从农业领域中寻找、开拓新兴产业,需要从中衍生和派生出一系列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特色优势产业,这样才能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三农”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云南省有着“提升空间大,资源集聚,优势明显,发展基础好,支撑作用强”的优势条件。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投入渠道单一,制约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从需求提出到推广、应用,再到转化成产业的全过程,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而云南省的经费投入一直依赖政府拨款。由于低层次运行和对科技认识的不足,企业科技经费的投入比例明显偏低,非公有制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就更为有限[4]。而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头,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发展活力不足,正是云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难以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群众,就不能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现阶段,农业发展并不是缺少技术和科技成果,而是缺乏有效的推广途径和手段,科技人员与服务对象,科技成果与产业提升,一直是难以突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成果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科技人才的匮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的障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高新技术的应用,而高新技术的应用又主要依靠科技人才。已有的科技人员面临知识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加之缺乏高新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断档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深入农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这些都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农业科技服务形式落后,制约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云南省地处边疆,相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科技人员服务农业的体系更显单一和落后,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服务方式相比没有太多改变,依然采用州(市)、县(区)、乡(镇)“三级农科服务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仅局限于原有的行政管理范围,专业化水平较低,只能开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脱节,严重影响了农艺措施和物化技术效益的发挥。农业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机制不灵活,观念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更加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5]。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要求不同,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可持续农业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更加注重农业产业的综合功能和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并且更多地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是一种现代化农业观念。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农业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数量的增长。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起点不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共同点都是要求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丹波宣言》中的“可持续农业”定义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即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的农业”[3]。

  农业可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性概念。由于不同学者所从事研究的学科背景不同,其对农业可持续性的认识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农业可持续性的内容基本都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在可持续发展中,公平主要有2个方面的含义:①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也就是说,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给全体人民以同等机会,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农业系统发展的公平性,即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及其他地区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从而剥夺他人生存发展权利。农业发展既要消除农村贫困,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4]。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保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发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持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农业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保护和重新培植资源与环境动态过程中来实现,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5]。

  农业是一个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复合系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对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说,人口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索。适度的人口规模与优化的人口素质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口现状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过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多,庞大的人口总量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产资料有限,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效率差,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经济系统是作用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与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影响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很多,主要有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业要素生产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信贷以及农村市场发育状况等。这些因素有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有的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农业人口的40%,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难推广和普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不断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资源是人类衣食之源,是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增长和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的承载量相适应,才能谋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填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全国耕地的2/3为中低产田;目前“三化”草原面积达1.35亿h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从1950年至1980年,中国的自然湖泊从2800个减少到2500个,减少了10.7%,湖泊的总面积减少了11.5%。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致使大量农业遗传资源损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近50年来约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33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7]。在全国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气超过12亿m3,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341t,约有60%的城市出现过酸雨,每年排放的污水总量有360多t,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以及废气、废水,不断地向农村排放[8-9]。

  内容摘要: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的内涵与外延明显变化,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本文着眼于从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整合与配置农业资源,研究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与其他关联产业部门结合,并使其他农业形态的发展及功能的发挥获得战略支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陈秋珍等,2007)。农业多功能性跳出了“小农业”的狭隘范畴,从“大农业”、现代产业体系角度重新定义农业,将农业内涵和外延扩大,强调了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支撑。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对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都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是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来实现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必须常抓不懈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的态势(王岳平,2008)。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基础、规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尖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产业内部的不协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高消耗、高投入的重化工业,而工业的发展又以环境、资源的巨大损失为代价;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缓慢;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在新的时期,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战略重点将由部门之间的比例调整转向强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外部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经过了长期的以工业为主导的非平衡发展过程后,当前已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平衡增长关键时期。实施新时期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形成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战略将全面影响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向以多功能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迅速迈进。可以说,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本身就是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题中之义。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详见图1):

  一个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和最适宜的技术结构是内生于这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全面发展现代化工业不可行,必须根据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不同的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自身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将重点发展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功能分区与布局;而工业发展比重大的城市内部也会根据资源情况布局相应农业,发挥农业的食品保障、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与嵌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不再边缘化,而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在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产业融合将提速,在农业发展领域,将出现三种新的产业融合方式:农业产业内部的融合,即农业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等产业重新整合,从而融合形成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农业形态;农业与外部产业的融合,主要是渗透型融合,即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延伸和服务业向农业延伸,这种产业的渗透融合形成了大量新兴产业,比如农业与工业融合形成现代食品工业,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融合催生了旅游农业或生态观光农业;新兴产业的替代融合,例如电子网络技术向农产品流通领域渗透而产生了物流、连锁经营等农业现代流通方式,产业融合丰富了农业多功能的内容,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配置。

  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将使农业形态更加丰富。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林牧副渔所占比重很小。现代农业则注重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偏重于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协调发展,偏重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多功能性突出显现。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状况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对农业的原料供给需求将发生变化,农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不仅满足食物和纤维需要,还向制药、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更宽阔的领域扩展。另一方面,从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看,随着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于农产品需求的档次也随之提高,农产品生产必须由注重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方向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原材料农业、食品工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将引来新的发展时机。

  一方面,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农业多种功能得以有效开发。随着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加快,与农业相互交融,农业除生产之外的其他功能得到有效开发与拓展。譬如永川茶山竹海的茶产业就是典型的融茶叶采摘、加工包装、休闲品茶、旅游于一体,体现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种功能。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农业相互交融。另一方面,多功能农业所具有的产业形态更丰富、产业链更长,分工分业的农民和专业化各部门间的协作、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等都需要通过服务来解决。而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村生产业和生活必然加快发展,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服务平台和有力保障。

  技术进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形成新的农业业态,促进产业创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特点、生产特点以及增值空间,形成新的农业形态。如生物化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生了生物质农业这一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了农产品品种的优质专用化,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的变革,机械作业、设施农业、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种养殖方法、动植物疫病防疫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将广泛采用。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变革。新型生产方式、生产经营组织涌现,农业向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方向迈进。生产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科技培训的广泛开展造就大批学科技、用科技、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农业各部门之间及内部的比例结构,促进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一方面,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注重保持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平衡,同时各部门内部注意多样化与平衡发展。扩大农业外延,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配套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发展主导产业为基础,打造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以大路货产品为主向以优质品种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过程,要注重农业产业带、产业园、特色镇、专业村的建设与示范作用,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发展。

  优化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地谋划农业功能与产业拓展,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形成不同区域的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与功能的区域布局。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资源环境的多样性不无关系。由于各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农业各项功能发展的程度、所起到的作用、人们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优化农业布局,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特点,考虑农业多功能的区域差异,进行农业多功能区域布局安排,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的渗透与融合。运用现代工业的理念与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包括:对传统农业进行市场导向的工业化改造和经营,建设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和高质化的大农业,加快农业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农业基地、农业园区等类企业组织以及农产品现代销售网络的建设;延长产业链,将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来抓,组织农业制成品生产,真正实现增值增业、工农融合;注重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与壮大农业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加快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农业还要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以农业带动旅游业、餐饮业和商贸业等的发展,同时以第三产业带动农业及农产品的价值提升。注重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与旅游、生态保育功能的有机融合,积极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必须注重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与开发农业旅游、生态功能的有机融合,实现土里利用立体化,既发展了旅游业,发挥了生态保育功能,又直接推动从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化,最终使得农村经济在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渗透中得到发展。

  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最明显的表现是其对农业技术的改造。主要包括: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机械技术,提高农业作业中的机械化程度,在农业形态上,优先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立体农业等技术密集型农业;将更多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建设现代食品工业;优化农业技术体系,改善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物农业,在生物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同时,还要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尤其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的有效管理。比如农业信息数据库、田间管理自动化、畜禽管理自动化、花林虫害的监测及防治、农产品信息服务等各个农业生产经营领域。

  构建循环农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产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加大农业污染的综合防治力度,实现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增效。建立和完善农业废物回收和利用通道,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将废物的最终处理量降至最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现生产过程污染减量化,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建立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圈。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田和扬尘。实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循环协调发展。

  3.王岳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J].宏观经济研究,2008(11)

  4.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07)

  5.吕军.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要求不同,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可持续农业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更加注重农业产业的综合功能和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并且更多地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是一种现代化农业观念。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农业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数量的增长。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起点不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共同点都是要求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丹波宣言》中的“可持续农业”定义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即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的农业”[3]。

  农业可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性概念。由于不同学者所从事研究的学科背景不同,其对农业可持续性的认识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农业可持续性的内容基本都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在可持续发展中,公平主要有2个方面的含义:①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也就是说,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给全体人民以同等机会,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农业系统发展的公平性,即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及其他地区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从而剥夺他人生存发展权利。农业发展既要消除农村贫困,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4]。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保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发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持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农业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保护和重新培植资源与环境动态过程中来实现,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5]。

  农业是一个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复合系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对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说,人口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索。适度的人口规模与优化的人口素质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口现状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过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多,庞大的人口总量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产资料有限,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效率差,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经济系统是作用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与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影响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很多,主要有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业要素生产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信贷以及农村市场发育状况等。这些因素有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有的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农业人口的40%,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难推广和普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不断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资源是人类衣食之源,是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增长和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的承载量相适应,才能谋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填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全国耕地的2/3为中低产田;目前“三化”草原面积达1.35亿h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从1950年至1980年,中国的自然湖泊从2800个减少到2500个,减少了10.7%,湖泊的总面积减少了11.5%。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致使大量农业遗传资源损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近50年来约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33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7]。在全国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气超过12亿m3,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341t,约有60%的城市出现过酸雨,每年排放的污水总量有360多t,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以及废气、废水,不断地向农村排放[8-9]。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6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