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为区域发展插上“科技之翼”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8-30 10:51    文字:【】【】【
摘要:释放锁在柜子里的论文,让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产业化,一直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都面临的难题。 甘肃省科学院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有效解决了一批甘

  释放锁在柜子里的论文,让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产业化,一直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都面临的难题。

  “甘肃省科学院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有效解决了一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科技问题。”近日,甘肃省科学院院长高世铭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甘肃省科学院在科技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硕果累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科技要面向经济、经济要依靠科技。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然而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却是科技界一直以来面对的一道难题。

  对此,近年来,甘肃省科学院科研人员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发,在成果对接、技术咨询、新产品研发与生产等方面破解了多个难题,年均承接合同金额突破2000万元。

  例如,针对普通酵母只能短时间使用的问题,该院生物所研发了固定化酵母细胞载体生产成套技术,“固定化细胞规模制备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每年150吨固定化酵母生产线。目前,这项技术已转让并推广至甘肃、宁夏、云南、山西、山东等地60余家企业,应用该技术20年的企业有2家、10年以上企业有30家,创经济效益4亿元以上。

  “结合甘肃省情开展自然科学应用研究、地方经济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与产品研发,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甘肃省科学院的主要任务。”高世铭说。

  近年来,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理念下,甘肃省科学院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示范、推广数量明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逐步体现。

  针对近年来甘肃省舟曲泥石流、岷县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的问题,甘肃省科学院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完成了全县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实现了移动智能终端支持下的群测群防。为提高救灾能力,他们还建立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应急救灾队伍,完成了抢险救灾和灾害点勘察任务600余次,保障了近30万人的生命安全,挽回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针对广泛应用的MEMS传感器完全依靠进口的问题,传感技术研究所成功破解了MEMS传感器核心技术,并自行设计了一条国际先进的MEMS传感器研发线;针对数字化技术高精度还原文物的难题,自动化所研发出六轴智能百亿级像素图像采集系统和三维实景采集机器人,可实现平面以及立体文史资料的超高精度采集;针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中的技术难题,磁性器件研究所成功研发出该核电站燃料装卸系统磁力驱动器;自然能源研究所则为五大洲117个国家培训太阳能技术管理人才1400余名。

  科研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甘肃省科学院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手段和力度,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吸引博士后人员入站工作,安排青年基金项目,为长远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同时为储备人才,甘肃省与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建立了科技战略合作关系,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近年还在香港、澳门及国外媒体发布招聘消息,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享受处级待遇,并给予每月4000元的紧缺人才津贴和最高可近1000万元的专项支持。

  谈到今后的发展方向,高世铭表示,甘肃省科学院将坚持以应用型研究开发为主的科研方向,从实际出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人员结构,强化综合性多学科特色和优势,强化国际国内合作。

  提及未来,高世铭表示,甘肃省科学院将形成一批优势技术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聚集一批高水平管理、技术及企业家团队,培育一批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技术,解决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键技术,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熟技术和成果,建成适宜科研开发的创新创业环境。

  “未来,我们将总体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在甘肃省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服务全局、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成为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知名研究机构。”高世铭说。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6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