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农业科技创新范文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7-09 07:41    文字:【】【】【
摘要: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线%,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

  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目前,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但也必须清醒意识到,丰城市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近几年来,丰城市粮食生产虽然年年有所增产,但农业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保证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最终依靠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近年来,农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问题屡禁不止;此外,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等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新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种养,全面升级农业产业。

  目前,丰城市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再加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急需加强资源环境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加快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面对需求刚性增加,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农业发展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轮/驱动,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轨/运行作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现有的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经费分配和过程管理办法,突出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

  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夺取农业科技制高点$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定位,积极推行.三权归县/,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全面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按照农业科技用人规律和基本需求,构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构建$科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

  种植任何粮食作物的时候,农民的主要目标都是想要尽可能的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粮食作物能够在抗病、抗逆方面的效率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将粮食作物的地方品种和品种间的杂交种植,以及重单作种植到间作套种等科学的栽培技术的改进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作物单产的提高。

  从粮食作物结构来看,我国最近今年有这样一些调整:烟草、药材、油菜、:玉米、小杂粮这样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小麦、薯类等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继续缩减,养殖业不断发展,这些调整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城市化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加深,向城市迁移的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种现象导致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而且呈现劳力老龄化的趋势。如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匮乏问题就需要利用到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轻简栽培方法和机械化规模生产将能有效的缓解劳动力问题,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在缓解劳动力不足,增产增收的同时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而收入的增加则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就愿意选择更加优质的粮食品种。市场对于优质品种的粮食作物的需要也将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建设和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相对较晚,体制改革的科技和经济结合问题还处在搁浅的状态,很多农业科学技术创新问题不能得到管理体制的支持。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控结合进行,但是双方要建立起协调的关系才能配合着把工作做好,而现实情况下,有的方面,政府的干涉明显多于市场的资源自我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政府公共农业机构的科研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完善,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整体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不科学,人才激励机制不足以引进和留住人才。科技人才不足导致的科研力量薄弱是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农业企业没有给与自身的技术创新方面以足够的关注,而很多的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的中介机构所具备的力量又比较薄弱,所以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推广程度和农民的接受程度有关,而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在理解和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时候需要较长的过程,这也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的阻碍因素之一。

  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科技投资作为物质基础,如果投资不到位以及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不健全则会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出现问题。投资不到位的原因除了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之外还有就是其投入结构不合理,政府或者很多企业在进行投入的时候没有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出现了投入的重复或者过于分散的情况。

  信息技术时代,知识和技术之间的的升级换代比较快,所以农业科研的发展需要各各方面知识、技术和信息的及时交换沟通。如果各个部门的科研协作不够,知识、技术、信息互动不畅,就会导致科研的低水平重复。所以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强调健研究设施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机制。

  农业创新的出发点应该是市场的农业科技需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要从这样的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有效的科技需求到科技成果之间的转换。

  激励机制是鼓励科技人才进行不断创新的有效动力之一,激励机制完善将是激励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创新,加快科学技术成果到农业生产应用的有效措施。而目前的这种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创新法制与政策环境不完善。也就是说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需要政府给与的宏观调控,如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相关的规则还不够健全,每个地域所需的宏观规划和专门指导等都不够到位;其次就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对科技基础条件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还是相对落后,很多科技资源共享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整体布局和统一的宏观管理,没有整体和宏观的布局就会导致农业科技投资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最后就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之中,政府的职能履行过程中出现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使得在科技资源在宏观配置过程中出现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创新文化方面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阻碍也是不可忽视的:学术民主作风存在行政化倾向。行政化的等级的观念和标准不利于学术与科研的创新;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割现象较为普遍,协作性差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主体间的真诚互动和沟通;制度缺陷导致急功近利现象的存在让自由向上的科技创新价值导向受到抑制;创新的公平性和创新性不足,由于没有健全的科研体制、风险共担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科技人员的竞争动力和能力不强,这种环境是不利于激流勇进的创新精神培养的。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创新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强化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储备研究?,立足于市场农业建设的需求,重点加速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加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其次是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支持引领现代农业的关键技术,也就是说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着力解决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最后就是加大成果转化、农民增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力度。发展循环型和节约型技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大力进行制度建设,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激励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加强合作,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贷款业务专业性强,涉及行业领域多,农业科技成果认定与信息渠道相对单一,单纯依靠基层行开展客户营销难度较大。因此,要努力改变以基层行为主、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首先由省级分行开展全面客户资源调查,由传统等客上门向主动营销转变,通过上门走访科技、农机等省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贷款项目征询活动等,系统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认定体系及客户资源情况,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多方联合监管”的政、产、学、研、金合作模式,主动协调各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科研单位,促请其定期或不定期推荐优质农业科技项目,确定营销重点,指导基层行开展营销。应建立内部项目会商机制,对相关部门推荐项目,由分管行领导召集前后台相关部门进行联合会审,同意支持的项目纳入项目库专项管理,并按照成熟适用、发展前景、市场需求、资源分布等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确定营销次序。对列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各级党政高度关注的大型优质项目,对战略性客户和黄金客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应采取高端营销、上下联动模式,确保营销效果。对暂不具备农发行贷款条件但确有发展潜力的客户,要实施跟踪,帮助客户逐步完善贷款条件,努力提高政策性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应积极营销新客户、新项目,保持一定规模的后备梯队,实行分阶段、分批次择优支持,实现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

  (一)推动信贷产品创新。1.根据农业科技创新各阶段特点设置信贷品种。如将农业科技贷款细分为农业科技研发贷款、农业科技推广贷款、农业科技转化贷款等,分别制定准入标准和管理措施。要针对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特点与需求,提供个性化综合性金融服务。2.根据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特点“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农业科技企业,探索银团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对处于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中的中小型农业科技企业,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二)实行分类管理。对于一般农业科技贷款、以财政补贴作为全部偿贷来源的农业科技贷款进行分类管理。对借款人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由财政补贴作为全部偿贷来源的农业科技贷款,可将全部财政补贴收入作为借款人(包括项目)自身综合性收益进行评估,可采取财政补贴收益权质押贷款方式。(三)创新风险防控措施。1.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以股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完善林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以及应收账款质押措施,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全方位的增信融资。2.强化外部风险缓释措施。建立投融资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贷款资金与相关涉农产业发展基金、涉农金融租赁、涉农融资担保等业务的对接。建立农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协调政府设立农业科技项目风险补偿基金,专门用于补偿农业科技企业投资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探索与涉农保险的合作机制,发挥保险在农业科技推广及产业化中的保障及风险分担作用。3.强化贷款管理措施。坚持将有效防控风险作为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把好贷款准入关,防止“带病入门”。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的审核,确保专款专用。加强贷款运行监测分析,定期开展贷款后评价,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稳健发展,良性循环。

  应按照差异化和弹性原则要求,结合不同客户、不同产品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客户选择、业务营销、客户评级、授信评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流程进行差异化设计,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贷款业务流程。既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又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度,确保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全面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在客户评级模式上,要适应农业科技贷款由商业性贷款变为政策指导性贷款的调整,评级授信和办贷流程相应按照新的分类标准进行操作,更应关注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特殊性,实施差异化管理。在服务模式上,坚持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根据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灵活的差别化定价机制。针对部分农业科技产业项目周期特点和风险特征,可根据项目周期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分布状况,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根据农业科技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适时调整贷款利率,实行不同阶段、不同幅度的浮动,对效益好、信誉高的农业科技企业,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适当实行人力资源倾斜,强化个性化的信贷支持与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服务,在推进信贷制度和流程建设中切实做到“四个同步”,即科技企业营销与授信预调查同步进行、授信调查与贷款审查同步进行、前期授信检查与当期授信调查同步进行、信用评估与额度核定审批同步进行。应积极引进专业科技金融信用甄别和风险定价技术,鼓励探索完善外部评审制度并共享科技专家库,启动科技专家随机参与科技企业决策评审工作机制,切实优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质量。

  建议建立完善督导机制,将这些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整合农业相关科技资源。积极探索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有效衔接机制。应将目前政府财政无偿支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资金作为贴息资金,农发行配套发放贷款,将农发行贷款与财政支农资金结合使用,通过政府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以及大力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等为载体,实现农业政策性贷款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既扩大了支持范围,加强了支持力度,又有助于财政支农资金切实发挥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另外建立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探索财政资金的金融化运用。农发行在内部风险控制由专人跟踪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损失准备金。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补贴专项资金,对农发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所产生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贴,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在其他方面,可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制定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按照市场原则,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保障、维护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总量的1/10,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长期不会改变。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各级政府长期不懈的努力方向。而农业自身积累远远满足不了农业自身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工业反补农业、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的措施,但农业发展不能吸收更多社会资本的缺陷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含量提高缓慢,制约了农产品的产出与有效供给。风险投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大概在1996年,但发展十分缓慢。据统计,2006上半年至2011上半年,我国风险投资项目共5070个,总投资额为人民币3208.07亿元,其中农业领域的投资案例为114个,仅占全部投资案例的2.2%,投资金额为108.9亿元,仅占全部投资额的3.4%[2]。因此,结合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特点和风险投资环境要求,需要政府发挥调控作用,建立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吸引多元社会资本,完善农业科技领域的资金配给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转型。增加农业科技资金供给,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研究基金主要来自4个方面:一是财政拨款,二是企业自筹,三是国外资金,四是其他资本。历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政府承担了近90%,其他社会资本包括企业资金、国外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程度很低。根据中国已有的实践,实现基本农业现代化每667m2大约需要1000元,全国至少需要1.5万亿元[4],而2007—2010年农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总投入约为245.5亿元,远远达不到实现基本农业现代化的资金要求。从相对数据看,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的比例。研发经费的不足导致高水平研发成果很少,据陈佳贵等[5]分析,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因此,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及其他鼓励措施,引导以关注企业成长性和未来价值为核心目标的风险资本进入农业科技早期研究与开发阶段,必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研发的资金保障,进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水平。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水平由于农业科技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先后设立国家农业开发基金、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中的农业发展基金、产业技术推广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自2001—2010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共投入33.5亿元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均每年3.35亿元。星火计划自1986年实施以来,每年投入1.3亿余元,主要用于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另外,中央财政通过跨越计划、科技入户计划、小型工艺推广计划、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等,每年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数额分别约为0.6亿元、0.3亿元、25亿元、0.2亿元[6]。这些资金项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科技项目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在资金数量、产业覆盖面以及项目运作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一是这种无偿性质的捐助对资金运用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影响资金的利用效果;二是由于资金不需返还,无法形成循环的资金流,影响财政资金的循环使用和资金放大效果;三是这种农业科研与推广项目中缺乏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具有重研究、轻推广的特性。

  出资主体应明确为政府财政资金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属于政策性基金,由财政全额出资。可以整合目前正在运营的包括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用于农业科技企业的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金中用于相关农业项目的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以及财政部等各部委和其他部门支持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资金,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再用基金使用获得的收益以及社会捐助、财政补贴等补充追加基金数额。支持对象应明确依据农业科技项目的公益性和商业性程度的不同,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可分为具有突出的公益性特征、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特征、具有突出的商业性特征3类,对于具备明显的公益性特征的农业科技项目(比如种质资源的开发与技术推广),一般由财政全额拨款进行研发与技术推广,此类项目投资规模大、期限长,不确定性风险大,很难吸引到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对于那些具有部分或全部商业性特征的农业项目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则主要采用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方式,即政府出资设立引导基金引导风险资本投资、利用财政贴息引导银行的科技信贷。出资方式与组织管理出资方式可采用参股投资、跟进投资、阶段参股、信用担保、投资补贴、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结合近几年我国政府引导基金运行经验和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特点,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可采用以参股投资为主,结合使用投资补贴和风险补偿的方式进行引导投资。政府可先成立母基金,委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管理机构或者新设立专业机构负责引导基金母基金的运营和管理,母基金再以参股方式与社会资本共同发起组建子基金,形成风险资本,参股比例可根据投资项目的公益化程度来确定。母基金管理公司参与风险资本投资方向和项目选择的决策,确保子基金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项目,但不参与具体投资项目的运营与管理。引导基金的退出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为风险资本的组成部分,直接参与了风险资本与实体经济结合的运营过程。如果投资项目获得成功,其退出时机、退出方式的选择与一般风险资本的退出相比较应更加灵活,可在企业步入稳定增长期后上市之前通过股权转让、合伙人回购、风险企业收购等方式退出,也可采用公司上市后与其他风险资本一同实现股权转让、管理层收购等方式退出。引导基金退出的关键在于建立正确的利益与风险分配机制。按照国际惯例,风险投资成功后,除基金管理人获得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之外,剩余收益则由子基金出资各方按照出资比例或相关协议约定分配。为了激励社会资本对农业科技项目进行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应坚持“少分享利益、多分担风险”的原则,有必要借鉴国外政府引导基金的让利运作经验[6],比如母基金管理单位可承诺,风险资本成功获利后,可将自己收益的一定比例奖励给风险投资者。如果投资失败、子基金出现亏损时,由子基金出资人各方按出资比例承担损失,引导基金以出资额为保障对参股基金债务承担责任。总之,只有建立有效的利益让渡和风险共担机制,才能够提高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积极性。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需要政府明确自身定位,着力完善相关的扶持配套政策,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公平合理的交易制度,完善监管制度,为农业科技领域和风险投资的对接创造更大更合理的对接平台,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目前,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5家,其中泰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省级6家、泰州市级19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据统计,列入泰州市考核的19家农业龙头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42.6亿元,利税2.05亿元,共投入科技开发经费0.52亿元,挂靠科研院校8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项,开发新产品43个,申请专利85件。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0家,其中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家,泰州市“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家,省科技型农业合作社2家。据统计,全市15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实现销售8.6亿元,利税0.96亿元。

  至2010年底,我市共有5个泰州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30个靖江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由于这些示范园(基地)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市场信息灵,科技意识强,推动了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近三年,这些示范园(基地)共投入科技经费0.36亿元,挂靠科研院校10家,引进新品种46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0项,开发新产品18个。

  经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靖江市红芽香沙芋科技超市分店和便利店,半年来,按照科技超市“六有”标准,设计刷新了店面形象,设立了成果展示(技术培训)室、科技特派员工作室、农资服务室、产品储藏室,常年聘请了省市科技特派员12人,创建了香沙芋销售及科技服务网站,加快了红芽香沙芋的品牌建设;举办“香沙芋集中温室育苗”等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农民300多人次,今年新增香沙芋种植户1000多户,扩大种植面积5000亩。科技超市的建设,推动了我市香沙芋特色产业的发展。

  从1990年至今,我局与农委每年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承包活动,市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参与承包的农技人员,使这项活动得以持续20年正常开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组织700人次农技人员,签订承包合同365份,承包种植业560万亩次,养殖业1200多万头(只),水面6万亩次,为农民增收1.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从1999年起,根据企业及农户技术需求,我局组织有关农技人员及农业龙头企业人员到省内外相关科研院校,采集最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信息,经筛选汇编成册、制作光盘后,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信息。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最新科技信息460多条,组织市、镇、村专题会25场,此项活动深受企业和农民欢迎。

  目前,我市共2个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个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这4个企业是我市特种水产养殖、肉制品加工、香沙芋种植、鹌鹑养殖加工等四个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已挂靠8个科研院校,初步建立了长江特水养殖、肉制品加工两个科技创新平台,近三年实施部级星火计划1项、省农业三项工程等省级项目6项,市级科技项目12项,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但需要政策(视同省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撑,才能持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开展农技承包活动,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于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但这种承包是无偿的,工作开展依赖于政府资金的奖励,今后将逐步探索市场化有偿服务机制,使这项活动长效化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这项工作今后一要形式多样化,二要跟踪管理,三要提高成效,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开展;要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工作,要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资源特点,重点发展沿江休闲观光农业、粮食物流、肉制品加工等三大特色产业,构建长江特水养殖、肉制品加工产业、生祠高效农业、粮食产业等四个技术创新平台;围绕科技载体建设,培育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省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泰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5个、工程中心3个,靖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个。

  制订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转化新成果、开发新产品;鼓励企业建立(参与)技术创新联盟,创建工程技术中心。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挂靠科研院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已挂靠企业,由单一合作向全面合作、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由一般合作向深度合作发展,切实推进我市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依法争取财政科技三项费用足额拨付,不断提高科技三项费用总量,集中支持重点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加我市科技投入。

  首先,科研机构和人员对生产领域技术支持不足,重视不够。农产品科技产品结构相对复杂,这增加了农技推广人员在一些技术理解方面的难度,因此,科技人员在研究和开发时的工作地点不能完全局限于实验室,而且还应到田间地头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减少技术推广应用环节所遇到的各种阻碍,为科技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扫除障碍。其次,产与学、研、推广各环节严重脱节。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是三个独立体,因此,如何将三者有效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所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首先,研究领域狭窄,局限于传统格局。粮、油、棉、麻等大宗类农作物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全国从事大宗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占全部农技人员90%以上,其中从事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这反映了在研究环节上注重产前、产中,而忽视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贮运等产后环节。其次,研究机制存在不完善。目前研究机制缺乏鼓励制度,导致人员缺乏研究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许多研究人员仅仅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应付研究,导致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学研究后发现其研究并无现实意义。最后,研究经费不足。农业研究需国家给予的经费支持,而目前我国发展有限,总体资金有限,需投入资金的项目多,这使得相应的资金投入量也随之减少而我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政府财政划拨,农业研究经费不足问题出现便不足为奇。

  首先,需要将推广设备更新。结合原有的报纸、杂志、黑板报、学习班等方式,根据农村经济实际情况,完善农村网络体系,利用网络对农技进行推广,避免信息获得滞后问题。其次,招募推广人员并适当的给予补贴。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人力的帮助,农村存在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他们的认字水平较低,仅依靠纯文字类的推广宣传方式往往得不到好的效益,通过招募推广员,由推广人员进行讲解能起到较好的推广作用。此外,为保证推广人员不流失,给予他们适当的补贴相当具有必要性。

  开发生产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科研工作者在开发生产科技产品前,应当对当地的农业环境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发生产,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将试验环境范围扩大到农地中去,结合农民对科技产品的意见反馈对科技产品进行试验修改。同时参照、学习国外农业科技创新较为发达国家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较好融合的方式,结合我国农村实情及专家们的意见对我国较为薄弱的三方融合方式进行强化。

  国家在农村科技创新方面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农村相关部门拓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此外,国家应当完善农村科研项目制度,制定适当的鼓励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同时,对科研项目的制定及开展严格把关,避免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与农村科技创新项目无关的项目中,造成资金浪费。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农业创新近年来已得到了国际专业人员的认可及肯定,但是在推广领域方面,开发生产领域方面,科研领域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只有针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并认真落实,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够迈向新的高度。

  按照“农科教、产学研协作”的原则,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农机新装备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在结构形式上,以市级农技推广组织为主导,以区、县(市)农技推广组织为骨干,以乡镇及区域性科技推广组织为基础,形成集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技术培训、信息指导、产后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在内容上,

  一是要突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要积极开展名、特、优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引育工作。要搞好良种繁育中心(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发展种源业,走种子产业化道路。

  二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要针对制约杭州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中的薄弱环节,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攻关项目要紧跟世界先进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争取在农业科研领域有重大突破。进一步强化对高效低残农药和化肥、生态农业、低碳农业以及农产品保鲜储存和精加工等技术研究和推广。

  三是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既要强化标准的制定,更要强化标准的实施,要努力制定与全国配套、与世界接轨的高层次标准,为杭产农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打好基础。四是全面推进农机化建设步伐。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立体式”调整和产业带建设的需要,加强新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提高农机化的覆盖面,实现农机为农业生产全方位服务的目标。

  一是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原则,加快构建职能合理明确、体制适应顺畅、队伍稳定精干、经费充足保证的市、县(市)、乡镇三级国家公益性农技服务组织。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市)两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品种改良中心、良种引进示范中心和产品精加工研究中心。

  二是按照市场运作模式,积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开展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强化知识产权理念,开拓农业科技市场,扶持培育主体多元化、科技含量高、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

  第三要在全市建立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以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方式健全农科服务网络,在服务千家万户的同时,提升整体农业的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现代农业的主要力量。从2004年起,党中央连续13年以“三农”为主题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并对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2015年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湖北农业科学》创刊于1955年,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地域性特色突出的农业科技期刊,在办刊历史上为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农业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农业科技期刊是中国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层面上重要的知识组织平台。由于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携带方便、查阅便利等优势,现在仍然是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生产经营等方面从业者获取目标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1],也是在传播学上记载、报道、传播、积累农业科技创新知识的主要载体,更是出版行业里受众接受率较高的载体之一[2],农业科技期刊还是农业各学科科技信息的交换中心,是交流学术思想、示范创新方法的前沿阵地。农业科技期刊在促使知识扩散、转移和传播的同时,还起着指导实践、科技咨询、成果转让和技术中介的作用,它在启迪、支持和引导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已成为推动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3]。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更好地服务“三农”,《湖北农业科学》充分发挥期刊的品牌效应,积极传播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为湖北省“三农”建设和助力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支撑。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农业科学》围绕主管单位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转变思路、拓宽视野,充分发挥期刊的品牌效应,大刀阔斧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为服务农业科技创新苦练内功;以创新期刊运营模式为突破口,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破除制约服务创新的约束,破解困扰期刊提高办刊质量与提升经济效益难于同步的瓶颈,以实现期刊的良性运营为服务创新的推动力,从而为区域r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出版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特异性,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办有后缀“农业科学”或“农业科技”的科技期刊,它们内容相近,同质化明显,各期刊之间争稿源、争广告、争作者、争读者的竞争异常激烈,互相牵制、互相影响的局面形成了出版界一大怪圈;而期刊走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绕开怪圈的有益尝试。已有实践证明,组建期刊出版集团(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施整合,集中人、财、物力量办刊,对编辑、出版、发行、广告各环节统一管理,实行规模经营,将有效增强期刊的综合实力,有利科技创新的实施[4]。因此,《湖北农业科学》结合自身实际,将《湖北畜牧兽医》、《农家顾问》、《农业经济与科技》4家农业科技期刊集合在一起,组建了一个以《湖北农业科学》为龙头、具有区域性农业特色的农业科技期刊群,以集群的优势与实力去面向市场,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所以农业科技期刊更要依托各类相关的社会资源来保障运行,整合业内具有广泛号召力的社会力量,建立在行业内影响力强大的编辑委员会,将促使农业科技期刊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汇集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权威与年富力强的学术精英,组建了刊物的学术指导机构――编辑委员会。现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中有院士5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著名学者50余位,再加上知名农业企业家的参与,不仅为《湖北农业科学》构建大农业权威信息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学术影响力;而且深度疏通了稿源渠道,迅速增加了办刊投入,广告和发行也随之显著改变,自身的经济效益上了一个台阶,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为期刊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期刊有效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打下了雄厚基础。《湖北农业科学》目前已有稳定的主(协)办单位40余家,并且有企业参与办刊,争取到的办刊经费逐年增加;还融进了管理、资金和先进的办刊理念,使期刊的运营搭上了创新的快车。同时,通过与多家科研院所、专业学会、农业企业等单位合作出版专(增)刊以及通过与广告公司合作开展广告、特约编委征集、诚信企业展示等活动增加创收渠道。现在《湖北农业科学》刊群的创收规模已经数倍于事业拨款,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出版物只有扩大发行量才能提高刊物的社会影响力,而当前农业科技期刊由于受众为,加上专业的局限,造成纸质本发行量普遍偏低,发行渠道主要依赖邮局系统,因此拓宽发行渠道是农业科技期刊长期以来所面对的难题。《湖北农业科学》在保持传统主渠道发行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大力开发辅助发行、自办发行等方式,做到多渠道发行,先后采用:①借力主办单位的影响,由主办单位牵头发行、编委宣传带动发行;②借助增刊发行,每辑增刊由委托单位在计划印数基础上适当增加30%~40%的印数,并交由委托单位发行;③结合主管单位在农村基层建设的27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工作,每期都向各专家大院交付一定数量期刊,供专家大院开展围绕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专题宣传活动、农事讲座等工作之需;④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宣传日、科技扶贫、小康工作队、抗震救灾、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科技县(市)长选派、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湖北省农业“三万”等活动,并在活动中扩大《湖北农业科学》的发行;⑤借力企业广告的刊登、企业新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种禽)推广会或拍卖会等企业营销活动,由企业领衔推广宣传,与合作企业合作发行;⑥满足作者需求,为每一位作者提供文章单行本,既降低了成本,又扩大了发行。通过这些发行方式,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同时提高印刷质量和投递时效,加强配送服务实效,密切与作者、读者关系,使发行量逐步上升。

  随着刊群的建立,催生了期刊管理变革的需求,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已不适应新业态的发展需要,所以管理创新便成为刊群寻求发展的中心任务。从2008年开始,《湖北农业科学》先后进行了变更刊期、改版扩版、改进装帧质量、调整编委会、制(修)订各项管理制度等多项变革,使得《湖北农业科学》的出版周期大为缩短,信息密度迅速提高,出版时滞有效降低,办刊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为了使内部改革具有制度保障,先后完善补充了多项管理制度,并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倡导按劳分配,加大内部分配的差距,打破“大锅饭”的旧习,做到奖勤罚懒、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通过诚实劳动,收入上能够超过社长、主编。通过这些改革,编辑的月收入达到了改革前的1~2倍,贡献大的编辑年终效益工资可达到一般编辑的1~2倍。同时,刊群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经验型、计划型、单一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人才资源是创新基础的新理念,因为期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期刊的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夯实期刊工作助推科技创新的基础[5]。为此加强全体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鼓励编辑积极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及时掌握业内趋势动向,综合提升编辑人员把握出版形势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创新谋划的能力、开展编辑学研究的能力、驾驭互联网技术的能力。从2004年开始,刊群先后引进了10位具有农业教育和出版专业学位背景的研究生充实到责任编辑队伍中来,并鼓励年轻编辑到有关高等院校出版专业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积极选拔懂经营、善管理的年轻编辑进入管理层。目前已组成相对合理的编辑团队梯队,共有博士2名、硕士9名,高级职称7名,学科方向基本涵盖了农业科学各个专业以及出版编辑领域,大多数责任编辑都具备出版职业资格。在管理上实行编辑岗位聘任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配套实施定岗定酬的岗位薪酬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岗位责任感;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及时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从而大大增强了编辑们的使命感和事业心,使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性思维得到了充分表达,为保持期刊的改革活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湖北农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更为期刊出版助力农业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一种没有参照的全新探索,因此创新过程的不可预测和风险大小无法测度,为此就要获取及时、全面、准确的知识信息来启迪创新思维、引导创新方向,而科技期刊也就在此对科技创新产生保障知识信息需求、引领创新方向选择、支撑科学决策论证等基础性作用[5]。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利用出版优势更好地引导创新驱动,强化协同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完善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的保障效能,这是《湖北农业科学》服务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探索实践。

  科技期刊作为创新知识的载体,主要工作职责就是传播创新成果,传递创新信息,反映学科创新动态,促进知识生产传播,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科技人员通过期刊能了解科技前沿最新进展,而期刊及时报道阶段性研究结果,又可使科技人员与相关同行有效交流互动,并吸引科技人员将后期研究报告持续投稿给期刊,这可以启迪创新思维、深化研究层次,减少重复研究,从而促进学科理论不断完善充实、向前发展;通过成果报道及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社会进步。《湖北农业科学》为地域性农业科技期刊,从2004年起,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湖北省大宗粮食作物水稻研究项目报道上,挖掘创新潜质素材,紧跟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动向,加大编辑投入,激励编辑深入水稻课题组实地组稿,及时掌握研究动态,充分利用期刊的学术影响与相关的科研群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诚信服务和人格魅力来获得高质量投稿。同时,每期拿出占比^大的篇幅,并常常连续数期报道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文章,已经公开发表两系杂交水稻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学术论文有近百篇,为两系杂交水稻技术体系的的建立、成熟、完善提供了及时平台,促进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创新驱动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为湖北省乃至国家的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贡献了科技期刊的力量,该项报道涉及的项目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对于《湖北农业科学》提高学术地位、扩大在业界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个事例体现出了科技期刊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学科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服务的宗旨,也是《湖北农业科学》助力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事例。

  科技期刊在日常运行中,要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关注国计民生,注意社会环境的热点,不要把期刊禁锢在研究院所封闭的环境里为特定群体服务;而应该面向社会办刊,学习新闻媒体的快速反应,在更大的范围里去捕捉热点,依据这些热点做专题策划,进而专题跟踪报道,往往社会上出现的突发事件将考验期刊的应变能力,而在处置这样的紧迫问题时,期刊的创新能力得到迸发与升华。在2005年秋出现的禽流感大规模大范围暴发的背景下,《湖北农业科学》敏锐地察觉到这将是人面对的重大疫病,政府、社会将全力以赴防治。而作为知识传播的先导,科技期刊具有义不容辞的及时报道禽流感在学科领域动态的社会责任。事不宜迟,期刊很快找到相关单位作者迅速约稿,特事特办,相继在《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1期,2007年2、3、4、6期,2008年3、4期,2010年8期,连续出版了关于禽流感的技术研究报告;尤其是2006年1期发表的这篇文章,在国内属于在分子技术领域最先报道的禽流感防治新技术信息,并由此被许多文献引用,为禽流感的防治尽了期刊的绵薄之力。这些文章涉及的项目在200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这次及时组织和出版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稿件,期刊利用自身在行业里的学术积累影响和凝聚力,为突发事件的解决进行了科学层面的努力,体现了《湖北农业科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反映了期刊及编辑的创新能力水平,也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是期刊助力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

  《湖北农业科学》作为区域性农业科技期刊,定位在科研与生产结合、学术与推广并进的层面,还担负着技术转化、成果推广、技术中介等多方面的使命,并且期刊的读者有相当数量是县以下推广技术人员,因此提供的农业技术对基层来说,更要具备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要与基层需求接地气,把有价值、操作简便的有效技术传递出去,因此《湖北农业科学》具有引导农业科技面向基层、贴近生产实际、促进技术熟化、走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社会责任。为此针对湖北省农业发展动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基层需求的实际,对栏目设置进行调整,并对各栏目的篇幅有所侧重,加大符合农业战略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突破性作用、并且推广起来容易见成效的关键技术、适用技术报道力度。如农药过量使用而产生的替代物寻找项目,组稿中发现科技人员在做植物源农药抗病能力自选项目比较试验,由于处在起始阶段,未来的结果研究人员自己也没有把握;但期刊打破常规,鼓励投稿,将这一开拓性的探索文章首发出来(2001年5期),并在随后持续刊发(2004年3期、2012年23期),该项目成功后受到了各方普遍赞誉,农民使用起来简单,田间杀灭效果明显,深受农技人员青睐。并且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再如砂梨是湖北省及长江流域广为种植的梨种,面积大,产业规模仅次于柑橘,但由于品种退化、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在萎缩,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针对基层反映的情况,深入梨树育种、栽培方面的科技人员中间,就这个反映强烈的一线热点广泛组稿,先后组织发表了10余篇砂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系列文章,产区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后砂梨产业起死回生,在产业化发展中又开拓了新品牌,壮大了村组经济,农民也得到了实惠,取得了多方共赢的佳绩,并且该研究获得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栏目设置上,应对市场需求、产业要求、农民盼求,增设了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加工、中草药、农业经济等新栏目,并积极争取有关科技人员投稿,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发表了不少高水平和影响力大的好文章,这些文章涉及的项目先后有4个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事例表明,《湖北农业科学》在服务基层一线推广方面,贴近“三农”勇于创新,引导科技服务基层,把期刊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注重适用技术编辑出版,为后续推广做好铺垫,以方便基层推广实施,使科学技术有效地转变为生产力,让出版工作促进成果转化,为农业科技创新落地生根、驱动经济发展产生实效助力,让创新与老百姓紧密相关,使国家推动创新的目的得以实现。除此之外,期刊还通过建立农事110专家库,为专家发放电话费,及时用电话为基层咨询解答技术问题;结合各级政府举办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宣传日、科技扶贫、小康工作队、抗震救灾、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科技县(市)长选派、专家大院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培训、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湖北省农业“三万”等活动,借助政府提供的服务,积极宣传农业科技新动向、新产品、新信息;编写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参与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和新型农民的培养与培训;通过这些推广活动,促使期刊在农业科技创新里大有作为。

  农业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符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符合国家出版体制改革方向,体现了农业科技期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反映了期刊及编辑的创新能力水平,发挥了期刊的社会功能。《湖北农业科学》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积极探索,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转变期刊运营模式,以实现期刊的良性运营为服务创新的推动力,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出版保障;有效发挥了期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利用出版优势引导创新驱动,强化协同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完善期刊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效能,为农业科技期刊服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农业科技期刊与期刊人在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中还应发挥更大作用,继续积极、主动、有效地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是农业科技期刊及期刊编辑的历史使命。

  [1] 程维红,刘 旭.我国农学期刊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726-729.

  [2] 张照云,赵瑞雪.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09(12):34-35.

  [3] 宋凤菊.农业科技期刊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关系[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4):70-72.

  [4] 陈 钰,周 娟,胡应富.思考对科技期刊发展问题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08(12):12-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一个重大要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强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加大现代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建立高效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是推进白城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农业科技优势不明显,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慢已成为影响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人均占有耕地、草原、水面等资源均位居我省前列,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白城农业的总产出和农民纯收入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位次。针对这一实际,白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路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农业科技创新在几年间取得了长足进展,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多元利益联结体系逐步确立、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和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手段管理农业,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农民的人均收入大大提高。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5%。全市每年要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40万左右人次,印发科技资料42万多份,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青年农民。白城市自实施农民“绿色证书”、“阳光工程”以来,全市共培训2万人左右,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跨世纪青年农民,为当地农业科技的创新,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白城市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宣传科学思想、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把提高农民科技、教育水平,增加科技含量作为增强农业素质的基础;把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基础。白城市紧紧围绕发展效益农业这个中心,现已建成粮食科技示范基地、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林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各基地共引进农业新技术50多项,新品种150多个,直接经济收入8000多万元。白城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已成为白城市农业技术的孵化器、辐射源,成为农村新兴产业的生长点,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做出应有的贡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6 首页〖天辰娱乐注册〗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